根据中国保险协会的统计,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223亿元,比 2011年增长近69倍。井喷式的发展,让行业愈发期待互联网技术能为保险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互联网+保险的化学反应
井贤栋表示,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有效助力保险行业的“互联网+”进程。要让保险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民生,需要互联网技术和保险行业的深入融合,蚂蚁金服正携手保险从业伙伴共同打造一个开放的保险服务平台。“
互联网技术究竟如何实现与保险的深度融合?
以蚂蚁金服联合保险公司推出的账户安全险为例——这款数亿用户使用的新型险种,平均1.6元的保费,保额却高达100万元,这背后,正是多项互联网技术在发挥作用。
一方面,支付宝的安全大脑通过80多个风控模型、数千条风控规则,能有效降低被盗事件发生的概率,发现不良风险,这让保险公司可以用极低的费率来承接保险产品,控制风险。
另一方面,借助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保险公司在理赔上释放了大量人力资源,一部分账户安全险保民可以使用自动理赔,提交申请后,无需人工审核,系统自动判断被盗事实是否成立,如果成立,用户扫脸证明身份,即可获得理赔款。
据统计,目前这一保险,有83%的理赔都在24小时之内完成,最快的,理赔甚至只花了3秒钟。
“这充分说明了大数据驱动下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发展,未来的趋势是更加的场景化、碎片化和透明化。”井贤栋表示。“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支撑,这样的低成本和理赔体验都很难实现,互联网技术正在助力普惠金融,保险公司得以满足更多的保险需求。”他说。
做大蛋糕的逻辑
“互联网保险应该聚焦创新,与保险机构一起做大蛋糕,而不是分蛋糕。“井贤栋强调。
“从场景保险到车险平台,保险机构与蚂蚁金服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他表示。”蚂蚁金服期待和保险机构深度融合,实现更多数据方面的共创,双方互为生态,相互繁荣,未来让创新成为增长的动力,一起做大蛋糕,实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蚂蚁金服下一步,将充分挖掘自身的互联网技术能力,在产品创新、定价、风险控制、销售、后端服务、金融云等等方面,为保险公司提供助力,与保险合作伙伴实现端对端的全流程的深度融合。
去年,蚂蚁金服发布了互联网推进器计划,该计划希望通过深度合作,在5年内助力超过1000家金融机构实现“互联网+”,保险机构自然也在其列。
目前,蚂蚁金服已经在银行、基金等行业吸引了大量合作伙伴,而越来越多保险公司选择加入合作计划。
据井贤栋透露,蚂蚁金服目前已经与76家保险机构开展合作,互联网技术在合作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例如,蚂蚁金服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价,帮助退货运费险、机票退票险等险种扭亏为盈;通过云计算帮助保险公司可以支撑单日亿级的出单量,大幅节约技术成本,据悉,截止目前,已经使用金融云服务的保险公司已超过50家。
- 新通教育终止与保龄宝的重大资产重组
- 盈玺资产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
- 律师透露光大证券内幕交易赔偿案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 冀东金隅重组颠覆京津冀竞争格局 市场从双龙头走
- 欣泰电气股东高管成功逃离雷区 超级牛散7年赚3
- 华润回应为宝能融资买万科:借款与万科股权之争毫
- 保利与中航筹划重组地产业务 中航或退出房产领域
- 外媒:王健林趁英镑下跌收购英国欧迪恩连锁影院
- 创新层企业高德信第一大股东拟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