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广袤的中华大地,每一天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经济学者面前,既有深入研究的无限空间,也有亟待解答的众多难题。著名经济学家董辅i曾说:“中国这块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经济研究土壤,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别的国家存在的问题,在中国都可以找到;别的国家没有的问题,在这里也可以找到。只要善于耕耘,勤于耕耘,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事实一再证明,惟有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理论研究,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指导实践。以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连续六届获奖著作来看,无论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整体改革理论”,还是“价格双轨制”理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理论”“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无不来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无不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当下,中国经济正进入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点”,照搬西方经济理论,并不能成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真经。应当看到,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学者提出的,不可避免地是以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为理论前提,如果简单地将其应用到发展中国家,就可能出现南橘北枳的效果。更何况像“国企改革”这类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课题是很难从西方找到答案的。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复杂的转型期,研究对象内涵异常丰富,中国的发展有着西方经济学研究者所没有的丰富素材。解决中国问题,需要中国方案。加快“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可谓正当其时,经济学者莫要辜负这片肥沃的研究土壤。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7%,中国经济仍需要稳
- 民生固收:预计经济三季度继续保持平稳 四季度下
- 管清友谈负利率资产配置:与基本面负相关的资产更
- 统计局:金融业加速回落对GDP增长贡献下降
- 民生固收评6月金融数据:融资需求四季度将明显的
- 湖北统计局副局长:民间投资增速下滑让人非常操心
- 海通姜超:经济低位企稳但压力仍较大 考验央行政
- 多元化机制解决证券期货的纠纷 护航资本市场和谐
- 拆除资金项目的“隔栏”,让扶贫资金更有效统筹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