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人在兰州,他的银行卡就在身上,可是卡内的47万余元存款却被短信告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POS机异地刷卡消费”。之后,储户吴某将发卡行告上法庭,索要赔偿。7月4日记者从兰州市七里河法院获悉,近日该案经开庭审理后,法院支持了吴某的诉求,判决银行全额赔偿存款及利息。
不可否认,银行卡被异地盗刷47万元,银行在操作上确实没有过错;何况,盗刷行为,根本就不需要在银行进行人工操作。然而,客户在无任何过错的情况下,银行卡遭盗刷,表明银行卡存在防伪、防盗功能差,技术含量低等问题,给盗刷留下了空间。换言之,银行在管理和服务上技术不过关,使其发行的银行卡存在漏洞和风险,这本身就是一种过错,理应为盗刷全额“埋单”。
然而,客户银行卡遭盗刷,银行全额赔偿,目前鲜见有先例。相反,在逐利时“热情奔放”,在服务上“冷漠无情”,几乎成了中国商业银行的一个行业潜规则,视自己为上帝,捍卫自身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比如,前不久有家银行多付了400元给一个顾客,为了追回这笔钱,银行迅速冻结了储户的账户。相反,当客户利益受损时,银行就变得慢条斯理、甚至横蛮无理起来了。2011年12月,重庆市民董历丽银行卡里40余万元被盗刷,之后她找到发卡的工商银行要求赔付,银行表示无任何过错,拒绝赔偿。
相形之下,国外的一些银行就显得更守信、更有人性。比如,新加坡一家名叫DBS的银行,两年前发生过储户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银行在调查的同时,及时弥补了储户的损失,并且立即对全新加坡的DBS银行卡进行升级,另外还发了电邮给所有储户,告诉大家怎样保护自己的存款。特别是,邮件最好一句话写道:“即使你前面的都没有做到,但是只要你的钱被盗用,我们银行100%赔付,你的钱存在我们DBS就是100%安全。”看看人家银行的态度,有错自己承担,不将损失转嫁给顾客,真正视顾客为上帝,并竭力维护他们的利益。
可见,银行卡“盗刷全赔”,应成为银行的一项法定义务。首先,银行应在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技术升级上舍得投入成本,不给非法得利者可趁之机,确保储户承担零风险。当然,仅靠银行自律是行不通,要通过司法解释,使“盗刷全赔”成为全国统一规定,而不能由各地法院各自为政,以保证法律的统一性。特别是,如果一律判处银行负全责,就可以倒逼银行保证银行卡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就可以规避盗刷案件的发生。
- 证监会对“*欣泰”决不可以心慈手软
- 申万:新增长动力仍在酝酿 黑天鹅时代该如何生存
- 美联储“不确定”尽显谨慎心态
- 调控“组合拳”出手更加从容
- 政策沟通和预期管理显效
- 引入巨灾保险来应对自然灾害
- 以严格审计倒逼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 周应波:三季度建议把握结构性行业
- 英镑将会进一步贬值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