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几个月的时间里滴滴确实上调了服务费,但幅度较小。北京的快车司机尼师傅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每公里价格由原来的1.5元上升至1.8元,时长费从原来的0.35元/分钟提升至0.5元/分钟。
事实上,去年6月广州地区就有用户发现滴滴从原来的每公里0.99元涨到了1.4元。据新浪广东报道,滴滴快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并非涨价,而是优惠活动结束,恢复正常价。
另外,滴滴和Uber的客户端页面对于每公里单价和时长单价的显示位置都很隐蔽,如果没有特别通知,用户很难发现涨价行为。如滴滴快车,想要了解公里单价等信息,需要先点击预估价格,显示总里程费+时长费+快车券抵扣费,再点击计价规则,才会显示起步价、每公里费用、每分钟费用和最低消费门槛。而Uber页面则只显示总价,未明确标出单价信息。
关于涨价一事,滴滴方面向记者表示:“实际上,在用户每次行程开始前都有明确的价格预估,点击还可以看到价格构成,用户需要明确表示接受才会开始叫车。”
业内人士就此对记者分析称,滴滴调价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同时也是专车市场逐渐走向健康的表现。对于调价可能带来的结果,张旭认为,滴滴的用户粘性较高,同时涨价力度不大,应该不会导致用户逃离。
不过媒体援引业内人士观点认为,涨价举措表明,滴滴的投资方正在向该公司施压,要求减少补贴投入。
除了快车价格上调外,滴滴快车还尝试通过其他方式调整价格。在山东济南的快车拼车页面,原来“一口价”的拼车价格被现在的“拼成价”和“未拼成价”取代。原来只要选择拼车,车费一口价7.9元的行程,现在选择拼车后如果无人合乘,价格则上升为9.3元。
对于补贴,滴滴方面认为:“补贴本意是给予用户特定激励来进行市场教育,目前滴滴发展到现在日完成订单达1400万单,超半数运营城市越过盈利平衡点,规模优势已经形成。”
滴滴和Uber等玩家都消耗了太多资本在中国的专车市场,将这场专车市场争夺战演变成“持久战”。Uber CEO卡兰尼克曾坦言,每年在中国市场的亏损达到10亿美元。
不过这场战争似乎就要迎来结束的一刻。今年7月起,易到将原来充百返百的高额补贴降低为充100返50;神州专车方面,一直将补贴维持在充100送20的低位;滴滴和Uber方面,今年以来连续降低司机端的成单奖励,并且提高了客户端的服务费。
- 中国国旅整体并入港中旅 不再作为国资委监管企业
- 蔡国华执掌的恒丰银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
- 蔡国华执掌两年 恒丰银行实现华丽转身
- 北京滴滴快车每公里悄然涨价3毛 或许在试探用户
- 万科领导权之争拉开“最后摊牌”序幕 局势开始偏
- 云煤家族65亿债券兑付成疑 债权人诉请重组近半
- 屠光绍履新 与中投公司再度续缘
- 美国Surf Air航空推出“无限飞”月票:3
- 中国电信原董事长常小兵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