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9日报道,施坦威公司靠销售高端钢琴走向繁荣,但钢琴演奏在西方渐渐衰落令这家公司颇受打击。音乐学校和音乐厅的订单在减少,钢琴店也陆续关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该公司三年前被卖给了亿万富翁约翰·保尔森。
在中国,施坦威从“虎妈”现象中看到了潜力:中产阶级父母愿意投入一小笔财富来培养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据估计中国有4000万人学钢琴,而美国只有600万。
“美国人弹钢琴已经有几百年了,”有着摇滚明星气场的古典钢琴家郎朗说,“在中国,它还是新事物,所有人都想弹钢琴。”
报道称,中国政府致力于打造一个文化大国,它兴建音乐厅并投资于音乐教育,鼓励人们学钢琴。在这个国家最富有的家庭当中,艺术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和地位象征。在沿海城市,房地产商的子女和科技公司老总除了保时捷跑车和毕加索名画之外,也开始购买施坦威钢琴,一些钢琴上还装点着来自非洲和印度的名贵木材和钻石。
施坦威宣称,该公司的钢琴既是耐用的乐器,也是奢华工艺品。它聘请郎朗等名人为自己宣传,这在拥挤的中国市场特别有效。它还在公司的商业宣传里面渗透了关于成功和抱负的主题。
中国的中产阶级规模扩大到了2亿人,包括施坦威在内的许多西方品牌纷纷前来中国寻觅新的市场,以抵消国内销量减缓的影响。
报道称,事实证明,对施坦威来说,中国是一剂强心针。过去十年间,它在中国的销量每年增长15%,远远超过在欧美国家的增长率。中国如今是施坦威在美国之外的最大钢琴市场,约占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该公司明年将在上海开设占地6万平方英尺(约合5574平方米)的亚洲总部,其中包括一座表演厅,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去年12月在宁波举行的中国第七届施坦威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是一项盛事,也是让成千上万学生、家长和老师认识和了解施坦威的良机。参赛选手的年龄从6岁到16岁不等,他们从中国各地来到宁波,争夺前往德国汉堡演奏的机会。此次大赛吸引了创纪录的1.5万人报名。
施坦威的高管们表示,他们梦想有一天该公司的钢琴能进入中国各地家庭的起居室,施坦威的名字在中国像古驰一样知名。该公司生产的新悦钢琴在中国的起价约为14.7万美元,可以追溯至上世纪初美国几乎每家一台的自动演奏钢琴。那是钢琴的黄金时代,当时施坦威年产钢琴超过6000台,是现在的三倍。
施坦威认为,中国最有可能重新点燃像那个年代一样的钢琴热。的确,去年有两个月,该公司在中国卖出的三角钢琴数量超过了在美国的销量。
- 丸美冒充洋品牌后持续烧钱:遍布郊区的丸美如何高
- 得利斯首度海外扩张遭遇不顺 资本运作经验不足
- 全聚德再次否认高管辞职与竞购麦当劳有关 或启动
- 中石油昆仑燃气等五公司因价格垄断被罚款295.
- 苏宁帝国地产的成长史:下一个雄起的万达广场
- YY的困境:私有化被迫终止 人员流失成硬伤
- 银行态度犹豫 宝能系新设15亿资管计划存在变数
- 快鹿发出25亿元追讨债务 曝出公司此前内控混乱
- 华星光电近500亿上马11代线 预计2019年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