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得利斯的盈利能力却在下降。得利斯财报显示,公司2013年的净利润为4204.66万元,同比下降13.53%;2014年的净利润为3519.52万元,同比下降10.87%;2015年净利润为0.23亿元,同比下降34.65%。2016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1373.56万元,同比下降37.06%。
盈利能力下降,也是得利斯希望收购Yolarno的重要原因。在公告中得利斯称,盈利能力下降、低温肉制品类产品收入下降、毛猪价格上涨、冷冻肉及冷却肉成本增加。收购Yolarno的目的是丰富其产品种类,从单一的猪肉业务向猪肉、牛肉并举发展,改善财务状况。得利斯集团董事长郑思敏曾表示,澳大利亚的牛肉进口到岸、出关后,每吨价格仍比国内低5000元左右。不仅如此,根据2015年6月17日签署的中澳自贸协定,九年内进口牛肉平均税率由目前的15.5%降为零。目前,澳大利亚是中国最大的牛肉进口来源地,占据中国总进口量的50%。
业内认为,这些优势都成为了Yolarno和得利斯谈判的重要砝码。
资本运作经验不足
近年来,由于国外肉产品价格较低,国内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收购海外企业。2013年,双汇成功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成为业界的经典案例。但业内认为,国际并购牵扯面广,成功率很低。
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迎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新时代》报告称,虽然中国企业并购案例不断增长,但交易完成率仅为67%。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并购战略不清和无法有效管理并购交易。
马文峰对比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和得利斯收购Yolarno的案例后认为,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由双汇国际运作,双汇国际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控股公司,有像高盛这样的投行参股,所以在美国人眼中双汇国际是一个国际企业,所以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时相对顺利。而得利斯虽然是一家上市企业,但并没有太多的国际背景以及丰富的国际收购经验,导致一些细节问题仍未谈拢,导致终止合同的发生。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则对得利斯海外收购给予了支持。他表示,得利斯选择海外并购牛肉制品企业可以帮助得利斯摆脱盈利下滑困境。“消费者天然就认为牛肉比猪肉高端,市场上牛肉制品不多,没有定价参照物,越早进入的企业获利越容易。如果这次收购失败,得利斯也会吸取教训,为继续谈判或寻找下一家企业积累经验。”朱丹蓬说。
对于下一步,马文峰则建议,“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应该从合作开始,逐渐熟悉参股,随着合作深入,加强信任,再谋求收购股权控股等方式,这样收购的成功率会提高”。
- 全聚德再次否认高管辞职与竞购麦当劳有关 或启动
- 中石油昆仑燃气等五公司因价格垄断被罚款295.
- 苏宁帝国地产的成长史:下一个雄起的万达广场
- YY的困境:私有化被迫终止 人员流失成硬伤
- 银行态度犹豫 宝能系新设15亿资管计划存在变数
- 快鹿发出25亿元追讨债务 曝出公司此前内控混乱
- 华星光电近500亿上马11代线 预计2019年
- 金吉列留学进入困局:高管干私活 内部恶性竞争
- 明道灯光拟上市 被曝产品抽检不合格两次上黑榜仅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