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带英文者死!接下来不会编程都得全部用中文吧……
2016-7-7 11:08:4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在知乎“ 如何看待广电不允许手游中出现英文? ”的提问下,有相关游戏开发者表示他们 3 月提交的游戏,直到最近才公布审核结果。因为游戏内使用了一些英文,比如mission start/complete/warning,结果游戏没有过审。
一份网友曝光的审批意见显示,有关部门驳回审核的理由是文字使用不规范。
“该游戏战斗界面及帮助界面中使用了‘SP’、‘HP’、‘RingOut’等非装饰性英文。建议游戏公司依据国家文字出版的相关规定修改为简体中文字体。”
另外一份审批意见提到:
“审查发现,游戏中战斗过程、结算、按钮等存在大量使用英文字体的情况,设计文字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建议游戏申报单位排查游戏内容并修改,在游戏中规范使用简体汉字。”
准确来说,有关部门希望禁绝的不是英文,而是游戏界惯用的英文术语,如 EXP(经验值)、HP(血量)、MP(魔法值)、LV (等级)、ATK(攻击)、DEF(防御)等等。在游戏主体语言为中文的情况下,特定术语采用简洁的英文方便了玩家。经过多年的使用,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业界或玩家们约定俗成的通用语。如果一刀切的要求全部改成中文,游戏开发者和玩家都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根据 7 月 1 日起施行的手游新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中引述《移动游戏内容规范(2016年版)》中援引《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关于规范使用文字的条款:
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
该通知还强调,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严重损害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破坏了和谐健康的语言文化环境,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然而,在游戏中采用惯常的英文术语多大程度会带来上述的消极影响?这点是值得行业协会、主管单位以及广大玩家们共同讨论商榷的问题。
类似整改在其他领域也发生过。2010 年 4 月,广电总局就曾向央视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 NBA、GDP、WTO、CPI 等外语和缩略词。但时至今日,这一规定似乎已经名存实亡了,各类英文缩写依然大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据目前的舆论反响,对出现英文的游戏一刀切、驳回重审的做法,已经损害到一些游戏开发者的热情。棋牌类游戏公司的日子或许会更凄惨,因为 一副扑克牌里面就有好多英文 ……
而且,连 数学公式里的英文也未能幸免。
- 你觉得那个蓝色小鸟 404 公司会有多少中国用
- 特斯拉和谷歌的路线之争:究竟谁能代表无人驾驶技
- 快递行业的新生意:包裹上贴小广告 你能接受吗?
- 夸大与隐瞒:特斯拉正走在Theranos覆辙的
- Facebook挖特斯拉高管 将加大硬件研发步
- YunOS成为汽车数据引擎,互联网汽车驶向何方
- 通讯容联:企业通讯的颠覆者
- 乐视体育付费生意:是换"马甲"还是终止免费时代
- 好好的Pokemon Go,为啥就玩儿不了了?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