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第一,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打个比喻,过去经济增长主要靠“汗水”,即固定资产投资等,当前则主要靠“创新驱动”。通俗来讲,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经济的最大优势,创新则已成为当下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第二,以“双创”动力为引擎引领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双创”工作,“双创”俨然已经成民企转型升级的一面标志性旗帜。“双创”动力不但有效抵冲了经济下行压力,而且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重要引擎。第三,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只有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需求,从“病根”入手慢慢调养生息,才能促进社会经济有条不紊地健康发展,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效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7日在出席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中指出,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淘汰严重过剩产能,努力解决富余员工分流安置问题。协同推进财税、金融、国企、市场准入等重点领域改革,释放经济发展得更大活力。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问题相互缠绕,全面推动改革的阻力不小,需要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华泰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宋雪涛对记者表示,金融改革相对而言阻力较小,如果能从金融改革率先突破,全局性的改革可能推进的更加顺利,进而帮助经济在转型中实现旧经济向新经济的升级。
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认为,中国应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同时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运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淘汰严重过剩产能,努力解决富余员工分流安置问题。
目前,已经看到关于去产能、去库存的实施层面的具体目标和方案。宋雪涛介绍说,目前去杠杆的具体方式有几种,比如做大分母型的盈利改善资产价格上升和减小分子型的债务转移去化,也包括债转股。但高杠杆率集中于承担社会责任较重的国有企业,如何减轻国企负担、理顺地方政府和国企的关系仍然是难点。
“深化改革的重点仍然是国企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简政放权和放宽对民企的市场准入等方面。”宋雪涛表示。
宋清辉同时表示,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补齐短板,不能任“短”持续,伤害到经济的转型升级进程。不同领域发展呈现“长短板”在所难免,但不能任由短板停滞不前。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短板重点体现在产业经济方面,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环境建设等领域也不容小觑。过去我们在经济等领域留下了很多欠账,一些短板亟须补齐,否则容易给未来的经济发展留下隐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的扭曲,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而补短板重在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助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发挥出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宋清辉指出。
- 晏扬:以法治精神同等对待涉毒艺人
- 新京报评:万科“权力的游戏”别变成了反市场
- 毛寿龙:“公投”何以全方面撕裂英国政治秩序
- 中国经济发出“最强音”:经济中高速增长进入夯实
- 邓聿文:英国脱欧带给中国最大好处就是地缘政治收
- 设法保护胎儿生命权正当其时
- 英国“留欧派”输于信息爆炸?
- 让“民法总则草案”巩固30年来私权保护成果
- 宝万之争:我们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