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从10元高品质到50元不敢吃,外卖败走麦城到底败给了谁?

2016-6-29 17:04:16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一大批外卖品牌相继倒下:比如来自德国的外卖超人,比如打品质牌的大师之味,比如长江以南的VC厨事,又比如在4月份刚刚暂停外卖业务的六膳门。而在这之前,我们熟知的楼下100、叫个外卖、小叶子外卖、飞猫送餐、易外卖等相继退出市场。

 

  一大批外卖品牌相继倒下:比如来自德国的外卖超人,比如打品质牌的大师之味,比如长江以南的VC厨事,又比如在4月份刚刚暂停外卖业务的六膳门。而在这之前,我们熟知的楼下100、叫个外卖、小叶子外卖、飞猫送餐、易外卖等相继退出市场。

  外卖曾经作为餐饮创业的首选项目,一度风光无限,虚假繁荣之后,倒闭声不绝,外卖品牌到底是败给了谁?

  败给“更快”

  “唯快不破”的伪需求

  “更快”几乎是每家O2O外卖都想做的痛点。少了前端门店对出品的分流,看似能够更快的完成配餐,但主打“准时”压根就是个伪需求。

  倒下的VC厨事用血淋淋的经验告诉大家:准时需要三次以上的体验才能有感知,其他部分没跟上,顾客根本没有体验到第三次的耐心。

  VC厨事创始人刘长鑫说:“主打配送准时,那是平台商或者物流专业户干的,千万别自己去打,原因很简单,顾客本身点快餐就是图方便图快,哪怕你比别人快或者准时很多,但是顾客并不会因此而青睐你。”

  订单缩减,让送餐员快不起

  再者,对外卖平台的送餐员来说,快是缺乏动力的。过去,订单抢不完,动辄月薪过万,时间就是金钱。

  今天,尽管外卖平台公司对送餐员开出了有诱惑力的薪资,比如美团、到家美食会3000底薪+抢单提成。

  不愿透露姓名的“到家”送餐员告诉记者,他一个月配送了将近500单,减去200单的保底单量,每天最多抢到7-8单,上个月达到500单是因为其中包含了100单水果,而送水果的提成还不到送正餐的1/10。

  当初动辄过万的月薪缩水到今天的4、5000元,大量时间花费在等订单上,同时6公里的远距离订单却没有更高的补贴,使得他们对“更快”缺乏积极性。

  败给“品质更优”

  16年4月29日,“高品”外卖大师之味倒下。按照大师之味留下的遗书所言,死于融不到钱资金链断裂。这只是量变引发的质变,那么量变在哪?

  从盈利的角度看

  29、39元的法国鹅肝套餐或是组合而成的高逼格外卖,采购外国的原材料、名厨出品,固定成本居高不下,高端食材采购量小,很难形成议价优势。再加上与“高端”配套的包装和物流,运营成本也难以省下钱。

  从需求角度看

  真正对品质有需求的“精英人群”,真的会认为吃一份价格相对高的外卖就是健康吗?看似瞄准了白领对高品质餐的需求,但归根结底仍旧是一份价格高的外卖。即使受众人群可以下沉,但在29、39元的价格下,可替代的产品太多,并不能形成粘性需求。

  败给“轻模式”

  按照波特的一般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是竞争的先决。所谓的轻,于外卖,看似削减了前端门店的开支,但实际上也缺少了门店带来的自有流量。外卖订单持续增长还看不到隐患,订单一旦下滑,成本的压力就非常大。

  因为To c的外卖企业,但凡有扩张野心,便面临区域越来越大,配送点越来越分散的难题,物流人力成本也随之陡增。

  作为纯外卖,每新增一个用户,为了满足你就得新增一个配送员去满足他。即使使用饿了么、美团早期推广过的众包配送,由于品质、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服务都无法保证,想让用户体验好,除非自建物流。

  由此看来,从自建门店换成了自建物流,其实并没有省下成本。

  2015年,“外卖平台”强势介入,靠“补贴”把外卖市场做成了全民狂欢。

  因为补贴,商家敢于大额满减,毕竟平台出80%,商家只出20%;因为补贴,送餐团队热情高涨,需求多的前提下,送得越快挣得越多,利益驱动下他们能保证时效;因为补贴,花十块钱就能享受美食的顾客也乐于靠外卖解决三餐。

  于外卖链的三方来讲,没谁愿意跟钱过不去...

  在大平台砸钱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刺激下,很多人看好无门店外卖的市场前景,比如去年某掌柜的看法:

  1、外卖企业,去店面,甚至去厨房的轻资本打法,使得一个外卖站点日销20——50单即可完成盈亏平衡,快的话一个外卖站点能当月实现成本回收。

  2、传统快餐店选址+装修,开店周期长、投入高,8——15个月回收还算快的。

  3、外卖企业将通过更合适的风险控制方法,快速扑向全国市场。

  然而,繁荣的背后,危机在顶峰时期已经凸显。

  从本质看,这场激情的补贴大战,不过是源于资本的烧钱游戏。外卖市场巨大的泡沫已经产生,仅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家巨头,总估值已超90亿美元,甚至超越了全球最大的三家外卖平台GrubHub、DeliveryHero、JustEat之和。中国的外卖市场存在巨大的不合理性。

  从表象看,过去的一年多里,“外卖”虽然解决了上班族的“温饱”需求,但补贴手段催生出的质量不一的中小餐厅,也让顾客对“外卖”形成了质量差、点餐“靠运气”的印象。

  当补贴不再,用户的消费习惯,看起来也已不再是习惯……

  进入2016年,“外卖寒冬”降临。

  流量锐减:今年平台不补贴,外卖市场快速萎缩,所有知名商户掉单50%起。

  物流:成本快速回归到真实水平,8-12元一单的成本。单量少、毛利还大幅度缩水,绝大部分纯外卖品牌进入亏损状态。

  外卖品牌腹愁者联盟创始人刘小冬告诉掌柜攻略:“由于成本结构的改变,对无门店外卖来说,过去的优势,在今年都讲不通了。整个外卖业态几乎找不到挣钱的品牌,这个跟是不是互联网+,是否互联网思维没有关系。是行业成本结构的问题。”

  那么,外卖的出路在哪里呢?

  1、堂食+外卖合流

  在4月份完成400万众筹的“六膳门”运营总监杨杨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暂停外卖业务,一方面是在进行中央厨房的升级,另一方面也正在筹开前端门店,靠前端门店自带的流量+外卖合流来适应市场,以期拓宽过去仅针对学生外卖的窄赛道问题。

  2、保证接触点一致

  VC厨事刘长鑫说:“我们的营销表面上做得很好,看似系统性很强,很多人都知道VC厨事,特别是全国各地的同行,实际上我们内部认为我们的营销是没有聚焦点的,营造出来的主打点太散了,这是个大教训,同时,营销和产品的统一才能制胜!”

  3、外卖与传统餐厅共生

  外卖品牌与传统餐饮巨头合作,为传统巨头输出统一的外卖解决方案。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427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政策红利不断,变压器行业乘风而上

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是继城网、农网改造之后,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掀起的输变电设备需求高峰,其中HVDC工程增多,7...[详细]

电影“IP+”构建文化娱乐新生态圈

文化娱乐内容持续IP化:纵观2015年,整个泛娱乐领域内最热的主题即是“IP”。IP是英文“Intellect...[详细]

手机游戏市场潜力巨大 游戏体验越来

电脑游戏仍然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已经逐渐停止增长,而手机游戏却刚开始腾飞。2015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超过400亿...[详细]

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测序带来的千亿大产

新一代基因测序可以高效地构建大样本量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的基因组数据库,结合个体临床数据进行解读可以实现基...[详细]

科技巨头发力人工智能 将掀起新一轮科

2016年3月,谷歌的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网络戏称“阿尔法狗”)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的五轮激烈的较量,...[详细]

山东“非法疫苗事件”后,医药冷链行业

2016年3月,“未经冷藏的数亿元疫苗流入18省”的疫苗案引起举国上下关注。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有9家药品批发...[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