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政府为调整经济结构而利用法律体系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和减少工业产能过剩,中国的破产案在今年大幅增多。
专家表示,大多数依法破产的案子涉及的都是中小企业,其社会影响有限。清算式破产在绝对数量方面也远超重组。但法院有强烈的动机维系较大型企业的经营。
比起跟债权人私了,破产通常为债务人提供了更大的保障。如果不走破产这条路,一个债权人就能阻止拟议中的债务重组或减计,哪怕其他大多数人都同意。相比之下,法官有权不理会拒不同意者的意见,向各方强加一个解决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China-EU School of Law a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教授李曙光表示:“一旦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债权人对办公室的查封或对抵押品的扣押就立即中止,这样企业就可恢复生产。”
-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将会影响哪些国人的钱袋子
- 聚焦搜索平台竞价排名:李鬼泛滥 没营业执照也得
- 社保管理漏洞不能让参保人来买单
- 雨中亲历英国“脱欧”公投事件
- 广州青年年均收入5万多 但仍超两成入不敷出为“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发布
- 英国退欧对中国冲击到底会有多严重
- 沈阳为企业降本减负“壮士断腕” 将减负企业四百
- 清华控股“重科技”创新 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超过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