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施互联互通
记者从展会现场了解到,不论是比亚迪、科陆电子、珠海泰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或综合服务提供商,还是专注充电桩电源系统的钜能科技、主打充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英飞源、金威源等企业,都将充电设备行业发展的一个核心环节定位在互联互通上。
新修订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等国家标准,今年1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成为充电设施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参展企业的充电桩、充电枪、电源模块等产品均满足甚至高于新国标对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方面的要求。
以充电枪为例,深圳容一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进普表示,公司充电枪产品具备国际领先技术,完全满足新国标对接口的系统规范,为充电设施提供安全、稳定的技术保障,确保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
不少充电设备制造企业还推出了移动充电设备。据介绍,这类新型“移动充电宝”储能容量一般都在10-20kWh左右,一次可以给一辆电动乘用车补充50%-100%的电量。这些“移动充电宝”安装有轮子方便移动。
据了解,这类移动充电设备已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北京市首批500台移动充电设备已在全市投放,为部分固定车位少、安装充电桩困难的小区用户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为全面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6月1日发布,提出了现代电网关键技术创新等重点任务。此前发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则提出,全面推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2016年计划建设充电站2000多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专用充电桩86万个,各类充电设施总投资300亿元。目前已经有超过30个省、市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和充电设施建设规划。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策逐步落地以及投入的加大,充电设施市场将迎来爆发时期。根据券商研报,充电站(桩)市场规模2020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已成为企业掘金的蓝海。同时,相关企业纷纷探索新能源汽车销售、分时租赁、汽车后市场等领域的盈利模式。
展会同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充换电技术高峰论坛”、“新能源公交发展趋势论坛”等多场活动,旨在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 乘用车“充电宝”惊天问世 充电设备有望进入发展
- 蒋大龙终结萨博创Nevs品牌 正式进军中国高端
- 车企为去库存寻找出路 PP租车CEO表示可提供
- 汽车行业: 80亿欧元的博弈
- 宝骏560撞上树后被劈开 车主频投诉销量大幅下
- 车企请百名女“网红”造势促销 专家:别因此砸了
- 三菱汽车2016年预亏1450亿日元 汇率攀升
- 一汽集团违约引股东不满 整体上市计划再添变数
- 奇瑞给了20亿元 内部长出互联网车企凯翼车企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