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博即将收割掉直播,像当年收割短视频一样
2016-6-7 10:59:0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一不需要烧钱补贴,二不需要几千人地推,只要每月付出不到百万的带宽费用(过了百万,那就算是大平台了),就能撬动全国上千万用户,比扔了几个亿还在北京海淀打转的O2O强多了。而且流量都是真金白银,美女主播上去一站,各种打赏都来了。这可是收入,比滴滴、美团的GMV靠谱多了。
就如同多年前的短视频大战一样,资本推动下,各路高手低手都来试试运气。然而他们却忘了短视频大战的结局,短视频最终成为微信、微博的附属功能,而社交平台的一个小功能,是不可能成就另一个大平台的。
事实上,国内直播平台最开始效仿的对象,Meerkat在Twitter和Facebook等平台的挤压下,已步履维艰。而Periscope则难以摆脱Twitter附庸的地位,这与此前国内国外各类短视频App的命运几乎一样。[企鹅生态]也曾长期关注过各类短视频产品,就先对比着短视频来说说对直播平台的看法:
UGC直播必死,直播工具是社交平台的“小”功能
如果你想靠内容工具做个大平台,但产品又只是其他平台的一个功能,那这事就死定了。
2013年,同样由于Twitter旗下短视频应用Vine的火爆,国内创业开始复制短视频App创业,乐播、趣拍等短视频产品崛起,而腾讯家的微视、微博的秒拍、爱奇艺的啪啪奇等都开始涌现。然而这场战争最终赢家严格说只有两家:微博家的秒拍、微信的小视频。
如果非要说还有两个赢家,就是从美图秀秀获得大量用户的美拍,但却在被微博掐断传播路径后失去成长性;而由Gif快手转型而来的快手,则继续着其工具社交一体化的小而美路线。(话说,最近路过五道口,发现快手的LOGO在网易、搜狗、Google旁边立起来了。)
无论短视频还是直播,新内容平台都高度依赖成熟社交网络。数一数大家朋友圈和微博有多少人在晒直播链接,就知道直播产品有多依赖于从社交网络获取流量了。
如同Twitter掐断Meerkat一样,微信微博们掐断映客、花椒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说还没有做,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家的产品还没准备好,第二个是用户不够多。
实际上,依靠美图秀秀崛起的美拍,几乎是独立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在蔡文胜全力操盘下,包含美拍、美图、美图手机在内的整个美拍也不过38亿美金,以此推算美拍的估值也只有10几亿美金。而在投资领域,如果你瞄准10亿美金量级去投,事情做到最后往往也只能有1亿美金。
因此,高度依赖从社交平台获取流量的直播App们,其本质不过是微博、微信、美拍等产品的一个功能,在其构建自我循环的社交功能前,其必然会先因社交平台切断流量供给而衰弱,并开始面临社交平台竞争。届时,要么死掉,要么停止讲述直播平台的故事而转型。
大部分直播平台的转型目标:小而美的秀场
中国互联网几乎没发明过什么新模式,但秀场绝对是例外,由于中国在成人娱乐方面相对匮乏,尤其三四线城市入夜后娱乐更是稀缺,所以导致这个互联网模式的发扬光大。这也为内容类视频App转型提供了最好模式。
实际上,如今打开各类直播App,如花椒、映客等,其实都已经转向秀场生意。这也正是上一代大多数短视频创业公司的最终归宿。
转型秀场是条不归路,直播平台们一旦转型秀场,则永远失去讲平台故事的可能性。原因在于秀场的需求太垂直了,几乎不具备进行平台扩张的可能性,秀场内容也会对其他内容UGC产生冲击,谁都不会在一个大胸网红脸充斥首页的平台直播什么正经内容的。
这就好像当年YY在讲教育故事时,一位从业者这样描述其未来:你在网吧散发新东方传单是没有前途的。
那么,秀场的故事能走多远呢?这个其实有个很好的参考,就是中国PC端第一秀场9158,其目前是香港上市公司,通过9158可以一窥其运营状况:天鸽互动2015年总收入6.78亿,净利润2.22亿,月活1750万,季度付费用户77万,目前市值为71亿港元。9亿多美元多一点,还不够当下独角兽的标准。
至于直播平台的另外一个故事“网红经济”则是更加缥缈,实际上秀场的核心从来不是以前叫主播现在叫网红的妹子们,而是付费用户。对,就是那些三四线城市的抠脚金链子大汉。
直播不能成就平台,但影响垂直领域的内容生产方式
在海外直播平台中,与Meerkat命运不同的是Twich,游戏直播始终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同样国内最早的几个游戏直播平台,包括斗鱼、虎牙等都还活得不错,并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用户群并持续融资。
游戏是代表画面、交互、体验最高水平的产品,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每次变革,都是从游戏行业开始,比如VR,比如直播。目前游戏直播平台第一的斗鱼,据称已经有日活1500万,月活2亿,单月宽带费用已经超过千万,继Bilibili、今日头条后,成为又个在移动时代靠内容崛起的平台。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与转型到秀场的各类直播App一样:直播平台向垂直领域走。秀场也是垂直细分的模式,而且门槛足够低,找不到游戏用户,还找不到爱看美女的吗?这也是大多数无门槛直播平台转型的去向。
直播是内容形式的改变,这影响着每个垂直领域的内容生产方式。这使得直播成为很多垂直平台的附属功能,比如电商,蘑菇街就在尝试直播导购内容;比如题库、教育工具类产品,已经将课程直播作为其流量变现工具
垂直类直播平台的兴起,实际进一步压缩单纯靠直播构建大平台的可能性。所以,今天的直播平台大战,其所争夺的不过是个未来的移动秀场生意;至于那些有前途的细分领域,则更多是已有大量用户的App的菜。
- 谷歌AI RankBrain对搜索结果重新排序
- 体育产业:中国足球热情蔓延至米兰,反对即将到来
- 王思聪:挤走汪小菲,“王校长”都干了些啥?丨艾
- 除了万达影业和乐视影业 黄晓明还投资了哪些项目
- 品牌是有“性别”之分的,你知道吗?
- 阿法狗和柯洁终于约战了,这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 烧钱前,请务必恶补这些指标
- 体育中的垃圾话艺术,熟知的除了NBA外竟然还有
- 在微博微信看不到真诚?这些社交软件让你不用再装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