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曾是中关村走出来的一个传奇,从大红大紫到逐渐没落,走过了一条非常曲折的道路。从曾经的杀毒老大到被后期的奇虎360与猎豹连续超越,如今沦落到要去新三板讨生活的状态,实在是令人唏嘘。
瑞星曾有过的辉煌
很多年轻人如今已不知道这个名字了,因为这是一家来得早走得也早的公司。瑞星创建于IT时代的1991年,其后来最大的对手江民成立时间则在1996年。
在早期,杀毒软件是计算机的一个标配,正如同买汽车要上保险一样,用户买了电脑之后一般都要花钱再买一套杀毒软件,以保障电脑安全,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很多年。瑞星虽然是软件公司,但在早期是实实在在将杀毒软件当电脑配件在卖,这种根深蒂固的商业模式也给瑞星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当时大家比的是杀毒能力,最好的广告促销就是新闻里公安部的病毒爆发提示。而在出现新病毒之后,瑞星一马当先宣布写出查杀工具,也使得瑞星在当时几乎成为杀毒的代名词。
当时瑞星一个月能卖出10万套杀毒软件,卖得还不便宜,每套在100元到200元左右,最高时一年能卖7亿元。
瑞星曾一度占领了个人杀毒市场70%~80%的份额,并围绕电脑销售和装机市场发展出一个庞大的线下销售网。每当有用户去电脑城装机或是去购买品牌计算机,总会有业务员不失时机地推销瑞星杀毒套装。
早期瑞星最强的竞争对手是江民,除此之外国内几无对手。杀毒市场若按瑞星所想象的模式向前发展,瑞星原本是不怕任何对手的,问题是大环境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不知道杀毒是从哪一天变身为安全的,确定的是,当这种说法开始发生变化之时,瑞星的好日子就结束了。而推动这一变化发生的,是一个瑞星从来也想象不到的对手。
2005年,奇虎360创建,发布360安全卫士,并没有杀毒产品。在当时的社会认知下,安全并不完全等于杀毒,360安全卫士所提供的服务也仅是去除流氓软件,清理电脑等功能。而360自己也在混淆概念,并没有明确表现出对杀毒市场的兴趣,只是不断攻占装机市场。
即便在360被列为国内安全市场前三之后,阿里巴巴、百度等大企业进军企业安全市场所带来的挑战。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拥有一个明确的市场策略至关重要。
企业级安全市场的特点是很大,对服务的要求更高,尤其是个性化服务。大公司擅长部署成本较低的广义服务,抛弃繁杂琐碎的服务环节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对于瑞星来说就是莫大的机会。瑞星虽然是个慢公司,但在服务环节的精雕细琢,反而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能为用户解决各种问题,把服务做好做细致,对瑞星来说就可以体现出价值了。
从2016年的市场状况来看,移动企业安全市场又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瑞星在里面参与竞争并不是没有基础,只是要看有没有创新性玩法出现。瑞星在企业级市场耕耘多年,算是个先来者,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较强,深知用户痛点。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好好利用自己拥有的这些优势,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符合价值规律的创新性打法,只有在这个市场中有所作为了,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危险。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短处,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长项,有些事情是大公司不会去做的,而有些事是小公司做不了的。瑞星如果能扬长避短,正确认识前方的竞争形势,机会还是有的,前提是要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弊病做根本性改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方略出来。
4月5日,瑞星登陆了新三板,而在此之前瑞星的公开转让信息已在股转系统公布了三个月。瑞星可能没机会从这里获得公众融资,但也有可能让战略投资以较低的成本进入。
瑞星此次登陆新三板的另一个可能是,公司已找到了战略投资,正在酝酿新一步的资本动作,希望能通过市场公开出售的方式完成入股。但不管怎么说,瑞星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目前高度集中的股权状况必须要得到根本改变,而且要看外部资本能否发现机会,是否愿意进入。瑞星控制者能否对资本有开放心态,就很关键。
伴随着资本运作同时进行的内部调整,观念转变,也会成为瑞星将来能否成功的最大变数。老牌公司都不免面临转型难题,但在一个市场已被推倒重来的状况下,成功完成转型似乎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当然,这只是可能性之一,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 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创五年新低
- 百度李彦宏反思:核心业务遭遇信誉危机
- 诺基亚收购阿朗后首个季度净亏损5.8亿美元
- 搜索排行榜背后陷阱:不给钱买榜变着法让你不好受
- 继苹果之后 微软历史累计收入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 百度表示坚决落实网信办联合调查组整改要求
- 小米2016夏季新品发布会直播攻略
- 财报里的百度:尚未定案索赔金总额大约11亿
- 工信部谈“提速降费”:去年用户省400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