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欣荣称,根据中央的部署安排,今年对玉米收储制度作了改革,由过去的临时收储政策改变为“市朝收购”+“补贴”的新机制。过去为了保护农民,特别是种植玉米的农户的利益,托底收购,由国家来完成,这次是实行市朝收购,但同时为了保护玉米生产者的利益,给予必要的补贴。
其指出,具体这项政策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玉米的价格充分体现市场形成机制,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不仅农民在关心,现在很多市场主体,做粮食生意的一些企业也在积极行动。
二是建立玉米生产者的补贴制度,以保持优势产区农民种植玉米收益基本稳定。这项制度公布之后,玉米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基层干部加大了宣传力度,和农民群众一起尽可能了解、理解这项政策的意义。尤其是各级农业部门,围绕中央的改革措施,在这次政策调整过程之中,在玉米市场发生变化的过程之中,既要保护好农民种植粮食、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指导非优势区改种其他作物品种,比如说粮豆轮作,过去是茬茬种玉米、年年种玉米,影响了肥力,也影响了玉米的产量,现在改种大豆,实行轮作。
余欣荣表示,农业部门还做了这几项工作,一是做好规划引导,及时下发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意见。二是强化示范引导,动员农技人员、基层干部,还有一些种植大户、种植能手,率先开展种植结构调整,在技术物资方面尽可能提供好的服务。今年新品种也是提供最及时、最好的年份之一。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农业部4月初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介绍玉米调整的情况,派出了多批工作组到粮食主产区,和基层的干部一道,对农民进行政策宣讲,指导相关技术,提供优质服务。《农民日报》也开辟了专栏,宣传各地玉米结构调整的好经验、好做法。另外,在政策调整的过程中,新闻媒体积极解读,为基层农民特别是种植大户及时了解政策、算好种植经营账,谋划好今年的种植计划,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 农业部:靠市场引导解决农民替代作物市场难销担忧
- 农业部:今年粮改饲试点县将从30个增加到100
- 农业部:适当调减不会让玉米成为“第二个大豆”
- 农业部:去年全国水产品总量6690万吨 人均4
- 农业部:今年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 河北发展蔬菜产地初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
- 养殖产业延续高景气 专项整治短期内或影响猪价
- 农产品高附加值:产后服务是关键
- 农田水利建设促现代化农业发展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