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4月8日电云南省糖业协会理事长邓毅8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表示,连续三个榨季食糖产量创记录之后,云南糖在2015/2016榨季预计将首次跌破200万吨产量,企业和农民生产积极性遭遇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
云南是中国产糖(主要为蔗糖)第二大省,该省临沧、德宏、红河等多个沿边州市盛产甘蔗。邓毅介绍,上个榨季,云南产糖230.68万吨。本榨季,预计在195万吨左右。种植面积仅为448.7万亩,减少87.9万亩,今年1月份的“霸王级寒潮”又使云南损失约10万吨产量。
“亏损以后,制糖企业投入减少,甘蔗收购款的兑付延后又伤及农民积极性。”邓毅说,在本轮增产周期中,中国的增产不多,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冲击和食糖走私。这导致了糖企经营困难,甚至影响云南的扶贫。“已经有两个企业集团无法按期启动生产,职工发不出工资,农民拿不到甘蔗款。”
事实上,受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糖产量也在持续下降,上榨季全国减产276万吨,本榨季预计减产185万吨,全国食糖首次跌破1000万吨,不及900万吨。但在减产的情况,食糖价格也并没有朝着有利于生产的趋势发展。以云南食糖价格为例,其一直徘徊在5100-5200元人民币/吨,低于成本价5400元/吨。
作为边疆省份,云南有着超过4000公里的边境线,是走私糖的重灾区。今年以来,该省西双版纳、德宏均有查获进口走私糖。
邓毅还表示,与国外相比,云南糖产业面临着小农化生产,效率低下等内忧,难以与国外大规模生产,且低价的糖竞争。“全省7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32个种植甘蔗,占43%。这做不好,还影响云南的扶贫攻坚。”
“当务之急需要切实管住走私。”邓毅认为,云南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提供行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自身应该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化道路,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本月底,云南将召开2016年“云南糖会”暨中国糖业经济发展论坛,研讨糖业脱困对策。云南糖业人士认为,金融部门应该支持糖企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政府帮助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完善水利、土地整治(坡改梯)等基础设施,推动云南糖提质增效等。
- 两岸生物科技产业成东莞经济转型新亮点
- 工商总局:5月底前将前期积压商标注册证全部发放
- 评论:股指关口徘徊蓄势 突破之前静观其变
- 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发布全球首部基础设施评级方法
- 北京开建亚洲最大“菜篮子” 拟2019年建成
- 国家标准委:企业标准管理制度改革使备案时间缩短
- 财政部:行邮税仍保留邮递物品50元免征税额
- 甘肃新规定:部分治疗费个人自负部分达起付线可再
- 机构:回顾牛市展望未来 用望远镜看A股处于什么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