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2016年度中国半导体产业并购将继续延续,机会与挑战共存。华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路军透露,不管是数量还是金额,今年中国半导体在国际并购上都有可能取得比较大的突破。整体来看,目前正在酝酿的海外并购案不会少于去年,而且可能会有几个相当大额的并购。但是,外部审查等一些不确定因素将构成挑战。
其次,有特点的小额标的将成为买家新宠。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陈大同和路军表示,今年的IC海外并购可能会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在延续大额海外并购的同时,新型、多元化、更具目的性的量体裁衣式小额并购会成为新趋势。Evercore的高级主管TomStokes为此建议,去找那些国际大公司分离出的、不是特别大型的独特公司进行并购,尤其是设备、材料等产业链上游领域,及MCU、传感器、被动器件等市场分散度高的产品公司,这样的领域受关注度小、竞争少,并购成功的机会更大。
再次,更多的半导体新兵开始加入并购战局。TCL集团副总裁袁冰称,作为半导体新兵,TCL将更多地关注半导体产业转移、技术转移、本土化的机会,谋求与业内合作伙伴的共赢;未来,TCL创投将和集团并购一起走,也会参与到硅谷和以色列的一些基金中谋求海外机会。据悉,不久前TCL创投与紫光集团合作,共同打造目标规模100亿的产业并购基金。
和海外并购一样,“对内整合”亦成为业界屡屡提及的新方向。面对IC中概股几乎被私有化殆尽、国际大公司收购“无门”的局面,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教授建议“放眼国内”,“我们有700多家设计公司,却只有一家好的通信企业(华为海思),为什么不把钱用来整合国内公司呢?”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总经理丁文武表示,大基金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兼并重组。上海市经信委领导在开幕致辞中透露,上海市500亿的地方集成电路基金中有100亿的设计业专项基金,上海市将大力支持IC设计业的发展和兼并重组。
产业与资本合作共赢成为新的认识。陈大同表示,纯粹的资本海外收购之路会越走越窄,海外并购的理想模式是产业资本和产业公司合作,这样才能保证并购后标的的更好整合、落地,然后孵化出国际化、全球领先的公司。从这个角度说,国内还缺乏足够多的优秀的龙头企业和企业家。
- 中国科大半导体量子芯片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 韩媒:20年内人工智能机器人将像手机一样普遍
- 碳酸锂连续提价 锂电池现原料荒
- 去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约11万亿元
- 全国人大代表牛弩韬:要将工业机器人开发应用上升
- 智能机市场进入平缓期 出货量增速两位数时代或终
- 北京无人驾驶新能源车4月可试驾 充电桩年内至少
- 欧洲市场并购加速 东方精工工业机器人业务扩张
- 今年机械工业困难依旧 需求不足是最大问题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