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结构升级的核心还是要通过发展现代流通、完善市场体系、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市场增长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的方向转变。”沈丹阳表示。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3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2%,消费稳步回升,增速再创新高。
据悉,为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商务部将主抓四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支持流通创新;二是打造中国品牌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增加居民生活服务有效供给;四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具体来看,未来将推进城市商业智能化,大力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实施特色商业街区示范建设工程。发展规范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建立新车、二手车、汽车后市场和汽车报废回收等全生命周期流通管理体系,加大汽车平行进口力度,促进汽车消费提档升级。
同时,商务部将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养老健康等服务市场多层次发展。此外,推动餐饮住宿业等居民生活服务业转型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提升居民生活服务业质量。
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表示,供给侧改革将激发新兴消费潜在需求。我国的服务业GDP占比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初水平,目前处于服务业崛起的初期。80后、90后群体进入消费高峰期,新一代人群推动新型消费,居民消费需求转向服务型消费。
“近几年传媒娱乐、体育、医疗服务、教育等消费服务领域持续供不应求,改革不断推进,这些改革本质上都属于刺激投资,创造供给,激发需求。这些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已经悄然推进。总体来说,新型消费服务业持续高景气,政策红利不断,投资机会值得重视。”荀玉根表示。
- 拉加德: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不均衡
- 中国已签署实施14个自贸协定 朋友圈大了谁受益
- 12月财新服务业PMI降至50.2 分析称复苏
- IMF首席经济学家警告 应关注新兴经济体风险
- 贵州10企业因失信被惩戒 在贷款等方面受限
- 股市缩水致五大富豪身家一天内蒸发87亿美元
- 德国外贸协会指责欧洲央行政策损害欧元根基
- “十三五”或将成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最后冲刺期
- 15家企业智能车间入选南通首批示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