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2015年12月央行资金投放力度非常有限,处于净回笼状态,但资金面整体没有受到太大扰动。近期,离岸人民币大幅贬值,加上外汇占款重新大幅减少,资本外流压力又开始加剧,投资者担忧国内流动性。同时叠加春节前资金需求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多家机构分析认为,预计2016年1月央行仍有进行降准操作的必要性。
央行5日上午开展13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7天,预计操作利率将继续持稳于2.25%。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仅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无央票和正回购到期。到期量较少,为央行开展净投放提供了便利。市场人士表示,近几日货币市场骤然收紧,央行放量开展逆回购操作在情理之中。
跨年后资金面偏紧
根据统计,2015年12月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200亿元,同时有800亿元国库现金到期,央行未开展新操作,净回笼800亿元。2015年12月央行进行了1000亿元6个月期的MLF操作,当月共有1300亿元到期,当月MLF操作净回笼300亿元。
分析认为,虽跨过了年终考核时点,4日的资金面仍不见回暖。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分析认为元旦后资金面略显紧张,央行出手1300亿逆回购维稳资金面。短端紧张可能与外占持续减少的累积效应有关,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意在对冲外汇占款的减少留下的基础货币缺口。
转债或吸引资金
对于短期资金面骤然收紧,分析人士认为是多重因素叠加所致。首先,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资金外流的负面效应不断积累,特别是最近几个交易日,人民币贬值势头加重,离岸汇率持续重挫,而A股、B股等人民币资产均出现异常波动,市场对资金外流的担忧进一步加深。其次,新股发行新规正式实施,有观点认为2016年首批IPO已经不远,启动时点将早于预期。
再次,三一转债、国贸转债接踵而至,发行总额73亿元,鉴于之前转债打新的优异表现,或吸引大量资金参与申购。最后,有消息称,近期有部分MLF到期,但尚未被续作,而央行在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打击了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乐观预期。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部李奇霖认为,逆回购难替代降准。逆回购属于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且存在资金成本,只能起到短期缓解流动性紧张的作用,真正对冲外汇占款下降还是要靠降准。
业内观点:降准或已箭在弦上
“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特别是离岸在岸人民币汇差扩大,有可能导致资本流出,有必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维持宽松的资金面。近日股市连续下跌,就反映了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可能导致资本流出的恐慌情绪。”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认为,根据历史经验,历年来春节临近,现金需求增加也会推高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程度,有必要提前投放资金确保利率平稳。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部管清友也分析认为,考虑到因外汇占款下降产生的基础货币缺口有持续性,且短端已经开始制约长端下行的幅度,通过降准主动继续压低短端利率的时点可能会发生在春节前。
在民生证券看来,央行有可能需要在春节前降准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汇率端。数据显示,人民币汇率端的下行压力近期非常明显。近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出现较大抛压。昨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扩大跌幅至0.27%,报6.6480,再创2009年以来新低。
民生证券表示,汇率贬值与资本外流对超储的消耗短期内很难扭转,这在流动性供给端制约短端利率进一步下行,后续短端利率能否继续下一个中枢需央行主动引导。目前看,短端已经在制约长端下降,且外汇占款流出对基础货币负面冲击有持续性,降准或已箭在弦上。
- 恒立实业疑100%控股上海恒安
- A股两次触发熔断机制将提前收盘 沪指跌6.85
- 桂浩明谈二次熔断:抛压堆积 明日将继续下跌
- 熔断机制人心慌慌:股灾般恐慌 垃圾股或将再跌5
- 沪深交易所将发布实施指数熔断公告
- 离岸人民币流动性趋紧 Hibor将创三个月最大
- 印花税调整减收约75亿 提高增值税地方分享比例
- 美股曾暴跌400点 港股今早低开或难免
- 今日人民币中间价降137点报6.5169 刷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