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3月份公布的北京市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显示,2015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4310亿元,同口径增长7.0%以上。但是根据财政部要求,自2015年起将部分政府性基金收入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非税收入。按照新的口径,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4513.5亿元,预计增长12.1%。
根据昨日公布的情况,从总额和增速看,2015年的财政收入均高于年初预期。
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唐勇表示,在目前经济总体走势趋缓的情况下,北京市财政收入增长12.3%,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经济总体向好,GDP增速不会下滑太快。
此外,唐勇表示,除了收入情况,也应关注财政支出,看它向哪些方面倾斜,如民生、环保、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等。
据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的财政支出聚焦“城市病”,增加对大气污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交通拥堵整治、城乡环境改善等工作的财政投入。同时,对于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安排了政府为民办实事资金近500亿元,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出行等与民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
■追访
1
现代服务业成增收新动力
去年,北京市的财政收入面临的压力较大,年初的预算报告曾指出,由于政策调整,2015年“营改增(即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改革扩围至建筑业、房地产业、生活性服务业和金融业,在北京市产业结构中三产占比较高的情况下,减收影响将会比较突出。财政局表示,预计“营改增”试点改革扩围拉低财政收入约3.2个百分点,此外,从产业调整看,非首都核心功能产业疏解工作深入推进会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
昨天北京市财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23.9亿元,同口径增长12.3%,完成了年度预算任务。
对此,财政局表示,任务顺利完成,主要由于增值税、营业税等四大主体税种较为稳固,总部企业、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规模以上企业支撑作用稳定,以及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三大行业贡献突出,现代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成为增收新动力,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
2016年“高精尖”成“财源”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据北京市财政局介绍,将积极培育和涵养财源,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首都转型发展中培养新的增长点,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
其相关负责人还表示,2016年将从事权和支出责任、全口径预算体系、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等方面,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同时,加强对财政资金监管,把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把所有公共资金纳入财政监督,把财政预决算全部纳入公开范围。
- 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 令海淘一族很受伤
- 央行急投1300亿维稳流动性 2016年首次降
- 人民币汇率波幅加大 利好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
- 地方计划万亿短板大项目投资 应撬动民间资本跟进
- 降成本最根本在政府让利 清理国有企业中的僵尸企
- 南非官方称贸易争端不会让步 或将遭美国制裁
- 印度制造业掉链子:跌破“不景气”区间
- 从地市"一把手"到省级政府 环保部督察对象扩围
- 2016年中国经济或将走出“盘局”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