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从7%增长到14%需要多少年,则意味着各国进入老龄社会的速度。
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看,如果将65岁以上人群占比达到14%作为衡量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英国、法国、日本、美国已经提前步入老龄社会。英、美、法的老龄化速度缓慢,其中老龄化最快的英国也需要45年才达成。日本仅用了25年就进入老龄社会。
从这个数据上说,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老龄社会,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预计为25年,老龄化速度超越绝大多数国家。
中国的老年人(65岁以上)人口在2005年超过一亿人,当年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7%。老年人口比重近年来逐年提高,在2014年达到10.1%。
从IMF2010年数据看,中国的老年人口以超过1.1亿的绝对量处于全球首位。该数字相当于欧洲及中亚地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中东及北美洲的所有发展中国家老年人总数量。OECD(经合组织)成员全部老年人加一起也不过1.26亿。
2010年,中国尚有较为充裕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约为65%),但到了2050年将急剧下降至55%。日本、韩国等也遭遇类似的老龄社会困境。日本情况尤为糟糕,2050年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仅为45%。印度的劳动年龄人口不减反增,未来2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将增至60%左右。
过去的20年间,中国受供养人口比例在上升的同时,储蓄率在降低;印度情况正好和中国相反,受供养人口比例一直在下降,储蓄率却不断攀升;日本的受供养人口比例先减后增,储蓄率先增后减。
受供养人口主要分为老人(65岁以上)和孩子(15岁以下),数据显示老人比例的上升是导致储蓄率下降的主因。老龄化带来的严重影响是增加了养老金开支,养老金支出不断提高对财政状况形成了负担。
预计2050年,全球养老金支出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是土耳其,中国排在第三的位置(约为3.5%),世界的平均水平为1%。
- 进口日用消费品降税范围扩大 箱包围巾毯子毛衣等
- 四季度经济运行现温和回暖迹象 有利新年新开局
- 十三五将重塑中国区域版图 经济带城市群将成重点
- 外交部:去年中国贡献全球经济增量的三分之一
- 人民日报:为企业降成本也是政府对自己动刀
- 中国制造业遇困境 持续5个月PMI低于50
- 制造业PMI仍处萎缩区间 非制造业经济强劲扩张
- 财政收入支出增速持续回落 应发挥财政政策推动作
- 居民消费价格呈温和上涨趋势 CPI或上涨1.5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