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芳表示,假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但基于一个社会常识是,假货源于线下,与商业模式本身无关,互联网并不产生任何一件假货,互联网企业本身也并无打击假货的执法权,“假货问题”在中国是所有电商平台均须面对的。
近日,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多个场合谈到了假货的问题,郑俊芳称,阿里不会像京东那样一味回避“假货”的问题,掩耳盗铃不解决问题,更不能把消费者当作可以愚弄的对象。相反,她强调,阿里专职打假团队经常会在刘强东放言“京东无假货”新闻的评论里,通过消费者的反馈去找寻制假集团的线索,因为只有配合政府打掉制假源头才能造福所有消费者,不论消费者选择在哪一个平台上购物。
对于京东自称“管理不好C2C的假货,所以关掉拍拍”言论,郑俊芳回应称,拍拍即使不关掉,也会在市场竞争中死掉的。京东这一类不负责任的言论是对数百万辛苦创业的个人市场创业者的污蔑,是对竞争对手的攻击,试图掩盖自己商业上的无能。
郑俊芳指出,基于阿里安全部门提取互联网大数据的能力,使得很多制假团队不敢再来阿里的电商平台。在有关媒体曝光的“祥鹏恒业”通过互联网大批量售卖假奢侈品案件中,京东、聚美优品、1号店等均在列,但为什么唯独没有天猫和淘宝?经过调查显示,根据“同人”数据模型,这家公司在提交材料的开店环节就未能顺利通过。
郑俊芳表示,面对假货的根治,阿里巴巴尝试两手抓——一方面是“堵”,坚决打击假货,不仅网上清除,更从网络大数据去发现假货源头,并把这种能力输出给社会,推动进行线下打击源头治理。另一方面是“疏”,推动中国质造这样的原创产业。如果今天商家产品有质量但没有品牌,阿里会提供足够的流量扶持商家自建品牌,但决不允许商家去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 亚马逊公布假日季销售数据,是否喜忧参半?
- 阿里与京东别吵了 质检总局将拉你们一起打假
- 质检总局与阿里京东合作齐推产品质量查询平台
- 京东金融推介60亿增资 负债率高悬或成融资主因
- 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卖得最好的商品却是?
- 传顺丰大批裁员 官方回应称年底正常末位淘汰
- 苏宁集团董事长称:未来苏宁将拓展更多新的领域
- 物美商业盈利状况不佳 或明年1月香港退市
- 光明乳业将寄望海外并购 与乳业龙头渐行渐远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