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表示,该公司之前曾经多次尝试开发软件和服务平台,以此来支持智能手机业务,但却多次因为这种文化而遭受阻挠。之前的多项类似的服务都被迫关闭,其中至少有一项刚刚发布不到一年就惨遭抛弃。
“公司对于那些更善于部署软件和服务人才的高管还是很不信任。”一位了解三星内部情况的知情人士说,“他们仍然感觉,‘我们了解硬件销售业务,所以就应该销售硬件。’”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走向成熟,手机销量的增长逐步放缓。而由于缺乏自己独特的软件、内容和服务,三星与其他Android厂商几乎没有任何差异,在出售相似的设备时反而因为较高的价格而处于劣势。
三星指出,SamsungPay移动支付服务的推出,以及家用物联网平台SmartThings的发布,表明该公司已经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
但这或许还不够。
对三星现任和前任员工的采访勾勒出了一副混乱的图景:相互竞争的部门之间存在着许多重叠,而推广硬件的短期兴趣也压倒了建设平台的长期计划——但后者恰恰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价值,并增加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
其中一位采访对象表示,他是从一个外人那里了解到,在三星内部还有另外一个团队与他的团队开发相同的产品——他们都曾经为即将推出的GalaxyS4开发免提应用。这位管理者不愿公开真实身份,因为他现在的雇主与三星之间存在业务往来。但对他来说,这只是三星轻视硬件开发的诸多例证之一。他认为,在三星眼中,软件只是一种营销工具而已。
“三星高级管理层根本就不了解软件。”这位前员工说,“他们精通硬件——事实上,他们比所有人都了解硬件。但软件与硬件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因此,批评人士表示,涉及软件或服务的三星项目往往都缺乏活力,而且通常以失败告终。
尽管预装在Galaxy手机中,但三星的ChatON聊天服务却并未吸引太多用户,只能在3月末悄然退出历史舞台。而MilkVideo应用虽然曾经一度非常高调,而且由新招募的美国高管运营,但也只坚持了一年,最终于今年11月关闭。
利润率萎缩
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困境并非三星所独有的——HTC、诺基亚和黑莓也都未能开发出真正有活力的平台。
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克服了后发劣势,实现后来居上,至今仍然位居市场首位: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统计,该公司今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较排名第二的苹果多出约1亿部。
但前任和现任高管表示,三星未能在公司内部支持创新,而在华为等中国厂商的挤压下,该公司也被迫压缩利润率来保持竞争力。
今年1月至9月,移动部门为三星电子贡献的营业利润萎缩至39%,今年全年可能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低记录,较2013年的68%更是大幅萎缩。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refis的测算,该公司今年的市场份额也有可能降至20%以下,低于2013年的24.6%。
这一业绩萎缩也有助于解释为何长期担任移动业务主管的申宗钧,最近将日常运营职责交给了DongjinKoh。
DongjinKoh同样是三星移动部门的老兵,该公司认为,正是在他的帮助下,三星才得以开发了SamsungPay移动支付服务和Knox安全平台——三星表示,这两款服务将帮助该公司扭转困局。
“三星最近在软件和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获得了市场的好评。”三星在声明中说,“包括SamsungPay移动支付服务、SmartThings物联网平台、Knox移动安全解决方案以及我们的电视和可穿戴设备使用的Tizen操作系统。”
SamsungPay正在韩国和美国稳步推进,而Tizen也凭借今年推出的新款智能手机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该公司还表示,他们在硅谷设立的全球创新中心希望利用来自外部的新型软件技术。
部分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外界对三星的担忧有些夸大其词,毕竟该公司仍然在存储芯片和显示器领域占据主导。另外,三星还进军了汽车零配件市场,这项业务同样前景广阔。
但这些举措却难以再现这个十年之初,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所带来的盈利骤增。
首尔高等科技学院商科教授ChangSea-jin表示,三星集团继承人李健熙必须要力挺软件和服务。
“有迹象显示,三星正在尝试改变,并且承认了自己的失败。”他说,“该公司正在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力度可能太小,时机可能过晚。”
- 阿里将开启“全网举报”系统 8个工作日内处理完
- 传诺基亚手机品牌将授权富士康 拟东山再起?
- 消息称富士康提前休假 疑因iPhone 6s销
- 东方明珠定调明年目标:利润要进互联网前五
- 再造华为还缺什么 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 百度总裁张亚勤称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三个维度
- 乐视公布VR战略 巨头争相布局虚拟现实
- 华为:明下半年或商用石墨烯电池技术
- 英媒:奇虎360欲寻求约34亿美元私有化贷款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