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而这五大任务也是为“十三五”开局谋篇、为中长期的结构性改革部署。因此,五大任务体现了决策层稳增长、调结构与促改革平衡上的顶层设计。过剩产能和高杠杆早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顽疾,其对于经济转型阻滞和财政金融安全的冲击已呈倒逼之势。高杠杆源于不断推高的过剩产能,产能一旦做大,杠杆继续加高就被绑架了,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去产能、去杠杆排在五大任务的前两位,显示中央高层锐意改革的决心。
笔者认为,楼市“去库存”效果如何,决定房地产行业发挥多大功效?事实上,五中全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以及11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楼市去库存着墨较多,可见其寄予的厚望之大。
目前,去库存面临三大问题,首先是楼市供求错配。需求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70%的库存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其次是外来人口本地化难以解决巨量库存。2.7亿外来人口中的70%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即便外来人口在就业地入户并购房,也只是助推一、二线城市楼市继续繁荣,而无法去化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库存;最后是地方财政承压。扩大公积金覆盖范围、财政补贴等措施,对于三、四线城市(特别是东北重化工业、西北能源产业)地方政府本已捉襟见肘的财政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笔者认为,返乡置业潮如火如荼,反映了生产和生活上已经融入城市的农民工,将家乡所在三、四线城市或县城作为“最后一站”,这是农民工“自我城市化”的选择。因此,建议降低农民工在三、四线城市落户的门槛,全面落实“双挂钩”(财政转移支付和镇建设用地增加与人口市民化挂钩),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农村公共服务随迁投入,分担市民化成本,帮助农民工及其没有进入城市但收入来源主要靠城市的家属(6100万留守儿童、1000万留守妇女和5000万留守老人)实现市民化。
同时,加快实施跨地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业用地占补平衡。农民工市民化后,腾出的宅基地复垦为农业用地,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可出售给大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卖给大城市后,农民工不仅分享土地资产化和大城市产业转型红利,也是对市民化和购房能力的极大扶持。
宅基地复垦为农耕地后,将与周遭耕地连片,形成农耕地的规模化,助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农民工既可将农耕地转让给农业企业,也可以入股。这不仅增加了农民工的持久性收入,也消除了农民工市民化后的社会保障顾虑。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周边三、四线城市落户、购房和扎根后,三、四线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大幅度提升,增加了对于农产品消费需求,这也提升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市场空间。另外,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留守老人的养老和医疗,具有非常明显的规模效应。人口集聚度提升以后,市民化公共服务(交通、教育和医疗)边际成本下降。
同时,人口在三、四线城市落户、购房并实现集聚的同时,要加强东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力度。在东部和大城市,由于房价高涨、人力成本、物流成本上升,传统制造业优势丧失。因此,应该随人口流动,将传统制造业转移到三、四线城市,并形成与区域内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在产业上的合理分工,比如研发与生产分工、销售与仓储配送分工、上下游产业链分工、核心产业与配套分工等等。
三、四线城市人口刚开始集聚,房价、人力和物流等成本都非常低,这是我国遵从产业梯度转移升级规律,迈向产业升级的现代化必由之路,也是为了避免传统产业“空心化”。综上,楼市去库存并非是简单地向农民工卖房子,而是遵从城镇化规律,以市场化、以人为本为导向,发挥城镇化集聚作用、挖掘内需潜力,实现人口、产业、公共服务、住房发展的同步推进。
- 楼市去库存的托底效应 不以增加无效产能为前提
- 三、四线城市楼市去库存 不是把房子卖出去那么简
- 楼市去库存歼灭战六箭齐发 政府“房产观”需调整
- 房地产开发投资信心直逼金融危机时期
- 澳媒:中国一线城市房价回暖 开发商扎堆抢地
- 绿地控股首家海外酒店将在悉尼开业 定位奢华高端
- 旭辉、恒基就上海虹桥项目签订补充协议
- 德祥地产已投得香港深水埗重建项目 地价约1.7
- 云南城将投2.9亿合作开发运营西安800亩地及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