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交流了解到,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印尼方面最为关注的是:它如何与印尼自身的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在印尼科学院,印尼学者们表示,现任总统佐科提出将印尼打造成“全球海洋支点”,与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谋而合。印尼当前最大的当务之急是做好国内的“互联互通”,特别是海运与铁路构成的物流网络,以及能源供应能力的提升。目前,印尼交通基础设施与能源上的短板,已经严重限制了它的国际竞争力。在这些方面,“印尼希望听到中国更具体的合作方案”。印尼商界人士则频繁提到中印最新的合作项目雅万高铁,期待该项目成为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出海的“拳头产品”和中印(尼)合作的“样板工程”。
由于长期战略经营,日本在印尼拥有重大经济与政治影响力。笔者最直观的印象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日产汽车与摩托车。在印尼,日企在高端制造业特别是电子产品方面也占据压倒性优势,印尼还是目前日本ODA最大受援国。印尼人毫不讳言对日本有“非常正面”的认识。印尼科学院一名日本问题专家说,日企在驻印尼当地日本外交机构、商务机构协调下,有针对性地展开投资,注重扎根社区和回报社区,而且日本的商业信誉和品牌经过这么多年的考验,“别国产品与项目在品牌上,至少5—10年内都难以与日本抗衡”。有印尼人表示,在印尼等东盟国家,日本的软实力资产积累“可能被低估了”。
“相比美国影响,日本在这里的地缘经济影响可能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更需要予以考虑的。”一名印尼学者的话令笔者印象深刻。另有印尼学者表示,比起在中日战略竞争之间被迫做出选择,印尼更乐见的情况是中日能够联合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因为中日在技术与产品结构上各有特色,海外目标市场也有具体差别。
印尼当地华商认为,尽管中国拥有资金与政策上的优势,印尼华人也愿意积极支持两国的战略对接,但中国除了估算利益得失,还需要做好“人的工作”,特别需要避免给当地留下“短期投机,缺乏耐性”的印象。而且在品牌经营方面,中国企业在印尼曾有惨痛教训,导致印尼民众至今仍无法彻底抛弃对“中国制造”的偏见。在这一点上,坚持长期经营,善于精细布局和品牌塑造的日本,“恰恰是中国最好的导师”。
- 全国统计系统将于明年推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等五
- 一场国际学术会议中的欧洲中心主义
- 国地税征管改革方案公布:明确职能划分
- 人民财评:中国经济正发生期待之中的结构性变化
- 工信部主攻智能制造 政策或将出台
- 工信部2016年将主攻智能制造 工业增加值目标
- 2015年北京经济增速保持在6.7%到7% 有
- 上海十三五:提升GDP含金量 保持制造业占比2
- 北京前11月消费总额1.7万亿 人均可支配收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