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老房奴”减负 20年百万贷款月供省700元
2015-12-17 13:38:2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据记者计算,如果贷款人在今年3月份以前获得贷款,按照6.15%的贷款基准利率,期限20年额度100万元贷款的月供需要7251元,而从明年伊始,累计了5次的降息效果将显现,贷款者也将因此每月少还700余元。
央行数据显示,11月份,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3278亿元,较10月份的1998亿元大幅增加,相较去年同期的1830亿元也增长明显。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这可能表明,随着房地产销售回暖,居民房贷也较快增长。
“老房奴”减负
今年,央行分别于3月份、5月份、6月份、8月份和10月份共进行了5次降息,对于准备出手买房的朋友,10月24日后申请房贷的可按最新的4.9%利率(5年至30年)计算。而基准利率从3月份也6.15%一路降至4.9%,降幅高达20%。
公积金方面,由于10月24日的降息中,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未作调整,公积金贷款利率今年经历了4次下调,五年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率,从年初的4.25%降低到了目前的3.25%。
然而,按照银行合同约定,目前已经享受到降息成果的购房人并不多,大部分购房人仍然按照既定合同进行还本付息。
目前各家银行的房贷政策,在降息或者加息的情况下,房贷利率调整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次年调,银行利率调整后,次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利率;一种是按年度调,从贷款人的贷款日期算起,一年之后予以调息;一种是次月调息,即在利率调整后的次月执行新的利率水平。目前,大部分银行约定调整于次年生效,所以大部分人的月供将从明年1月份开始下降。
根据最新的房贷利率,以购房者贷款100万元、期限20年为例,按照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购房者需要总共支出57万元的利息,月供6544元;而如果按照5次降息前的利率6.15%计算,购房者总共需要支出74万元利息,月供7251元。也就是说,购房者从明年开始,每月将减负707元。
银行业人士提醒,对于采用等额本息还款的客户,由于要重新分段计息,2016年1月份月供可能会多一些。比如2016年1月15日为还贷日,对于2015年12月16日至12月31日的利息要按照2015年计算,2016年1月1日至1月15日按照新利率计算。
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法,在每月还款金额不变的情况下,由于2016年要还的利息下降,本金自然上升,下降的利息和增长的本金抵消,多出来的钱实际上是多还的本金。2月份以后,贷款月供就恢复正常,会比2015年低。因此,银行人士提醒,在2016年1月份还款日之前,多存一些本金,以备还款使用。
部分银行京城房贷暂无额度
根据安居客相关监测数据,11月份,住房成交面积持续走高,“北上广”已进入改善型住房时代。
截至11月28日,北京市11月份成交5104套,成交面积达640864平米,成交量与10月份同期的5528套相比,略有下滑,但成交面积与10月份同期的591208平米相比,却增长不少。上海累计出售10994套新房,成交面积达1351917平米,而10月份同期的出售10318套,成交面积为1241007平米,增幅明显。广州11月份成交数据同样高于10月份同期,累计出售7619套新房,成交面积为890730平米,而上月同期的出售7091套,成交面积为790138平米。
随着成交走高,银行房贷在年底也依旧给力。根据融360数据,虽然到了年关,但是各家银行对于房贷业务基本没有调整,大部分银行仍然延续了此前的优惠政策,基准利率的八八折为主流房贷利率,少部分银行则提供八五折或八二折的利率。
不过记者也发现,有两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地区分行目前暂无房贷额度,这表明两家银行在北京暂停了房贷业务。记者致电这两家银行北京地区的相关支行,也得到了暂时不能办理房贷业务的答复,客服人员表示,“明年1月份开始,可以再致电进行业务咨询”。
链家地产一名经纪人则对记者表示,近期大部分银行仍然正常办理业务,也没有出现审批时间拉长、暂缓放款的现象,农行、北京农商行等审批较快,如果通过房产中介的合作通道,放款期限是可以保证的。
- 香港商业街店铺租金下跌近两成 “铺王”人去楼空
- 京津冀2016年统一食品检测标准 推进能力验证
- 15个改革试点农用地或相继入市
- 发改委:电力、油气、电信等行业或将逐渐放开
- 国务院:地图管理条例将将于2016年1月1日起
- 今年金融市场10大里程碑事件:美联储升息一波三
- 今年中国资本外流规模将达逾5000亿美元
- 减税仍是2016年改革重头戏 专家称可收缩财政
- 多路资本将竞相追捧养老蛋糕的诱惑与痛点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