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消协发布了部分“双十一”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情况报告。此前,中消协检测12家电商平台12类商品“双11”的价格折扣,并追踪了11月18日和12月5日的价格。
结果显示,93款“双11”标示折扣力度相对大(5折以下)、销量相对多的商品中,32款仍能以不高于“双十一”价格购买,9款价格有所下降。
此外,本次价格监测结果还显示,不少电商的5折商品、“限时促销”商品价格实际上是先提价、再打折。
调查发现,一些电商平台中,无论是自营还是非自营商品,均存在以商品“专柜价”或“厂家建议价”为基准价大幅打折的行为。然而,这些专柜价、建议价(原价)存在随意标注,涉嫌虚假折扣。如某款女装,吊牌价是528元,在网上却标称原价1199元,折后售价89元,折扣价甚至低于1折。
同时,“双11”期间,一些电商平台以“清仓价”、“限时抢购”、“仅此一天”等各种价格宣传形式误导消费者。不仅如此,“双11”及后续时间节点,部分电商平台和商家价格标注较为随意,部分商品既做不到明码标价,更做不到明码实价。
- 餐企将携手支付宝掀“双12”营销
- 饿了么将试水火锅外卖O2O
- 中消协:需警惕外卖平台低价低质陷阱
- 欧盟将延长中国光伏双反 限价限量至2017年
- 阿里研究院:双1将1加速中国物流转型
- 移动电商加速来临 女人老人90后或最爱手机购物
- 金主兴起在三四线城市 年轻消费者占淘宝用户一半
- 传统节日临近物流态势看好 需求仍保持稳中趋升
- 彩电国产巨头亏损多:技术混战或将加剧行业寒冬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