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廖明兵认为,两家央企的重组可带来多项好处,不仅可进行资源与业务的互享共利,还能实现互补,共同作大做强双方的优势业务。按照廖明兵判断,中冶的资源业务或将切割给五矿集团相关板块,而五矿集团的基建地产业务或可能划拨给中冶集团。
两大央企的重组算是刚刚开始,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并未给出重组时间表。但中冶内部人士认为,此次战略重组不涉及到很多业务板块的重组,因而会进展迅速。
五矿集团成立于1950年,主要从事金属矿产品的勘探、开采、冶炼、加工、贸易,以及金融、房地产、矿冶科技等业务,主要海外机构遍布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7.7万员工,控股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2014年,中国五矿实现营业收入3227.57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198位,其中在金属类企业中排名第4位。
中冶集团则是全球最大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是国家确定的重点资源类企业之一,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企业,在上海、香港两地成功上市。2015年公司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居第326位,在ENR发布的“全球承包商250强”排名中位居第10位。
记者翻阅两家央企历年经营数据发现,从经营状况上来看,五矿集团2014年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分别达到3437亿、42.55亿,均大于中冶集团的2158亿、39.65亿,但从资产规模来看,中冶集团总资产达3259.78亿,而五矿集团仅3104亿,因而从资产利润率来看,五矿利润率要好于中冶。
从经营范围上看,五矿集团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均强于中冶,且二者业务互补性较强。中冶在国内传统冶金工程市场居领先地位且拥有先进的冶金设备制造技术,而五矿旗下则拥有有色金属板块株冶集团、五矿资源、中钨高新五矿稀土、金瑞科技与黑色金属板块五矿发展,合并后双方能够资源共享,亦将降低成本。
另外,中冶与五矿均在海外资源上有所斩获,中冶项目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阿根廷希拉格兰德铁矿等,五矿则除了拥有巴西、老挝等项目外五矿联合体更完成了中国金属矿业史上迄今最大的境外收购,获得全球第一大在建铜矿项目LasBambas,新增铜资源储量超过1000万吨,一举将中国五矿推上亚洲最大铜生产商和世界前十大铜矿生产企业的宝座。五矿也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展开全球部署,虽然二者在海外并购资源上并不处同一量级,但合并后将减少内耗,相对降低海外并购成本。
五矿与中冶均涉猎房地产开发业务,但中冶主要面向政府保障房安居房等,五矿则专注中高端商品房开发,二者并无明显业务冲突。所以此次五矿并购中冶更显得像是一场两家规模相当的企业为提高效益而主动合并的市场行为。廖明兵认为两者的合并将有利于双方业务的深化、拓展。
- 中冶整体并入五矿 六千亿央企巨无霸诞生
- 两大矿业央企寒冬“闪婚” 中冶成五矿子公司
- 中冶集团整体并入 五矿集齐8个上市平台
- 中冶整体并入五矿 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走到一起
- 上海物贸连续造假被查 再丢五亿存货
- 包钢集团辟谣减产减员 警方已抓捕六名造谣嫌疑人
- 技术指标拟失守 铜博士12年来最潦倒
- 10家铜企倡议2016年减产35万吨 对价格影
- 江西铜业副总经理称:未来将不排除加大减产力度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