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断论国产手机品牌已经改朝换代还为言尚早,但国内手机市场格局悄然生变却是共识,在这场争夺战中注重创新求变的厂商已经领先了一个身位,特别是融入互联网大潮的手机品牌已经脱颖而出。
“花旗小妹”崛起取代“中华酷联”
国产智能手机格局裂变,“双11”大战成为分水岭。根据天猫双11最终公布的手机销售额,国产手机销量排名有了新的变化,排名前四依次为华为、魅族、小米、360奇酷,这个数据一出,四大品牌迅速被媒体调侃为“花旗小妹”。而京东发布的手机销量数据也显示,魅族、华为、小米和360奇酷同样荣膺国内品牌新四强。
“花旗小妹”或“华小乐妹”(华为、小米、乐视、魅族)称号的出现,表明国内品牌格局发生了大的变化,除了华为依然坚守在四大品牌的队伍里,其余的都被互联网新型手机品牌所取代。
回顾中国手机厂商今年的表现,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传统的“中华酷联”格局已经发生了裂变,中兴酷派联想等部分老牌厂商的销量不尽如意,以中兴为例,中兴最新发布的2015前三季度财报显示,中兴手机终端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01%,中兴表示主要是由于国内手机终端营收同比下降所致。据国内调研机构赛诺最新公布的手机行业数据报告显示,一些国产品牌的上升势头明显,其中包括魅族、vivo、华为以及OPPO,而联想、酷派、中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
国产手机此消彼长的变化意味着传统意识中的“中华酷联”模式可能真的成了过去,新兴力量正在慢慢崛起,中国手机行业的品牌竞争进入了一个群雄逐鹿的“新战国”时代,国产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新一轮洗牌。
手机格局变化体现产业升级
当下,智能手机厂商的厮杀几近白热化,从曾经的“中华酷联”到全新的“花旗小妹”,中间的变化不但是品牌的排名,也是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的历史缩影。国产手机业格局变化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国产手机依赖运营商补贴的时代一去不返。过去的“中华酷联”主要依靠运营商渠道卖手机,只要制造的手机符合运营商标准,市场销售不用担心。这种定制模式使得手机厂商对运营商的依赖非常严重,在看似销量大好的背后也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容易让企业在如此“温水煮青蛙”的情况下自我催眠、失去竞争力,伴随着国内三大运营商对手机补贴的削减,“中华酷联”传统的运营商格局逐渐瓦解。
其次,线上线下双渠道模式盛行。过去两年时间里国产手机市场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小米创造了业内独有的手机互联网营销模式,而后各个品牌及时跟进,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诸侯纷争势态。“渠道兴则销量兴”,随着国产手机品牌意识的觉醒和小米模式日渐兴起,手机厂商逐渐开始走上自有渠道的路线,产品本身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以华为为代表的传统厂商开始自建渠道,建立子品牌荣耀,大大提高了线上营销能力,弥补了其与互联网品牌手机厂商的差距和短板,最终凭借品牌积累的优势逆袭,而其他一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国产传统手机品牌由于过度依赖运营商和线下传统市场则被小米、魅族、奇酷等互联网品牌迎头赶上。实际上小米目前也在不断渗透到线下,即使一些新成立的手机厂商,比如奇酷等,也计划把自己的下线延伸到传统手机渠道市场。在手机行业跨入群雄逐鹿的年代之际,单纯的渠道建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手机厂商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展成为趋势。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点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就当下整体而言,厂商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而在这时决定厂商能否保留前几名位置的关键是否有持续的创新能力,老牌厂商华为的创新力毋庸置疑,这也是其能够在老牌厂商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关键所在。
智能手机淘汰赛迫使厂商四方面发力
智能手机淘汰赛已经开始,手机厂商只有找准定位,深挖市场才能站位脚跟。
首先,瞄准消费者需求细分市场。目前,华为已经实现了多个细分品牌的完美布局。除了主打高端市场的P系列和Mate系列,同时具有主打中低端市场的荣耀和畅玩这两个系列。华为采用了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分别推出细分品牌的做法,实现了多品牌齐头并进的良性发展。而市场人士分析称,360奇酷手机短时间内实现上位,与360OS主打安全、省电、轻快的特点也分不开。赛迪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门长晖表示,中国智能机手机市场趋于饱和,但垂直细分市场还是有容量的。比如说三防手机、老人机等。
其次,以手机为核心,延伸智能硬件产业链。在手机业务延伸出的智能硬件领域,小米无疑是走的最前、最远的一个。手机对于小米而言是生态的基石,此外小米在智能电视、智能手表、智能路由器等方面均有涉猎,相关硬件产品溢价能力不错,小米也有希望藉此实现薄利多销。
再次,瞄向智能家居。魅族虽然手机发力较猛,在智能家居发展方面也是较为激进的一个,魅族以手机端为核心推出了LifeKit智能家居平台。最近魅族则大规模地推广使用YunOS以及推出周边智能硬件,以期在与阿里巴巴结盟中实现软硬件的结合,通过融入阿里的生态体系来寻求智能家居领域的出路。
最后,搭建手机服务生态圈。手机在未来是生活核心,也是未来生活服务的入口,据悉,目前,乐视、华为、小米、奇酷等厂商都在搭建自己的手机服务生态圈,在抢占人们日常生活方法面面的层面上进行探索。
在智能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市场机会也在变多,能否把握住机会,将决定着手机厂商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能否屹立不倒。
- GPS出售窃听跟踪器 百米外能清楚听清人对话
- 运营商否认与APP合伙偷流量 带木马APP是偷
- 韩国三星电子高管洗牌 试图扭转公司利润下滑局面
- 多家手机厂商齐推指纹识别技术 专家称缺乏创新
- APP盗猎流量背后 制作者恶意侵入个人用户手
- 电信诈骗持续高发 运营商被判担责两成
- 比超级计算机快一万倍的“光脑”来了
- 回击联通电信合作 移动收铁通固网业务
- 国产手机遭遇困境 开疆拓土尚需创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