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服务机器人离哆啦A梦还有很远
2015-12-1 16:07:44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见到一个美羊羊装扮的助老机器人,一名成年人有点目瞪口呆,估计他应该不太愿意给父母买一个这样的机器人。
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这两个场景,让人印象格外深刻。一直以来,关于机器人未来的设想都很丰满,只是这样的现实多少有点骨感。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指了指哆啦A梦,说“应该是这样的”。
目前,国内的主流投资机构均有涉足智能机器人领域,有投资机构还成立了专门的机器人基金。机器人项目不仅抢手,估值也很可观。比如,乐博投资的一家机器人公司,2015年年初估值2500万,到年中A轮时已经涨到了9000万美元,半年涨了20倍,投资方都是大机构。
这一波家庭机器人,主要面向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用户,功能以视频通讯为主,采用语音交互解决方案,辅以简单的天气预报、影音娱乐功能等。整体来说,这批产品有如下特点:
首先,面向半固定的场景。不同于工业机器人,这些家用机器人使用环境基本固定,但面对的是不同的使用场景,比如不同的家庭成员及其不同情绪,需要机器人做出实时性的反应。
第二,面向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这些人群需要成年人额外关怀、照顾,但因为成年人往往不能陪在身边,出于“转嫁”的心理,买单意愿强。
第三,视频通讯是最主要的功能。语音交互是最主要的交互方式。
第四,外接的其他服务是最主要的商业模式。随着O2O热,不少家用机器人也将商业模式放在了为O2O服务导流,比如老人健康服务、外卖服务、社区O2O服务等。
不过,与这些产品的宣传相比,产品的实际体验和销量并不乐观,功能简单,语音识别不准,语义理解偏差等都是常见的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平板+轮子组合起来的机器人,基本都是迅飞+图灵的组合,缺少卖点,未来会死掉一大批”。
实现哆啦A梦似的机器人还很难,远场通信、噪音识别等都是目前还未解决的问题。此外,CV等技术不成熟,机器人无法感知并分析外界环境,目前的交互还是以被动交互为主,缺少主动沟通。对社交机器人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识别人类的情绪,并做出相应的反馈。现阶段还缺少相关的研究,更不用说相关的服务提供商。
这也难怪,现阶段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不仅难以做到服务,反而更像是来“负责添乱”的。
- 郑永刚玩壳资源卡壳 申通拟借壳艾迪西或生变
- 王石评褚时健具有“匠人精神” 牵线《褚时健传》
- 网购火车票需双向验证 错过验证者今后将难购票
- vivo冯磊称:手机行业已是红海的说法不成立
- 网络犯罪危害多大?中国消费者一年或损失7千亿元
- P2P问题平台达千家 年末“跑路”魔咒能否打破
- 分析师预测苹果手表今年销量将高达1200万只
- 阿里收编优土的未来策略:古永锵或将成下个俞永福
- 2015新浪C+峰会将召开 关注未来商业模式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