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屡次上演的合并案,都以“一山不用能容二虎”作为结局,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被资本赶出局的CEO。
58赶集:姚劲波继任,杨浩涌出任瓜子二手车CEO
2015年4月17日,58同城与赶集网达成战略合并协议,共同成立58赶集有限公司,58同城将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代价为3400万份普通股(合1700万份ADS)和4.122亿美元现金。双方继续两个品牌独立管理,定位上适当差异化,两人同时担任58赶集集团的联席董事长以及联席CEO。新公司估值达100亿美元。
2015年11月26日,58赶集集团对外宣布,杨浩涌卸任58赶集集团CEO一职,出任瓜子二手车CEO,保留集团联席董事长职位,其在集团董事会上的投票权和在集团持股比例在本轮调整中均保持不变。
杨浩涌创办的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下称“瓜子二手车”)已完成分拆,将从58赶集集团完全独立。杨浩涌将以个人投资者身份,向瓜子二手车投资6000万美元。分拆完成后,以杨浩涌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将持有瓜子二手车超过50%的股份。58赶集集团作为财务投资者,也将继续担任公司的股东。而杨浩涌也在58赶集还占有股份。
姚劲波,58同城创始人。58同城成立于2005年12月,2013年10月31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杨浩涌,赶集网创始人。赶集网成立于2005年3月。
优酷土豆:古永锵继任,王微创业
2012年3月12日,优酷土豆宣布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合并后,优酷和土豆在新公司分别占股71.5%和28.5%,土豆作为独立品牌继续运营。2012年8月20日,优酷土豆集团正式成立。
2012年8月24日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发微博写到“七夕夜晚,七年土豆,今晚正式退休。谢谢每个的兄弟姐妹,也谢谢路上每个经过的人在故事里留下的一笔色彩。下一个有趣的梦里再见”宣布退休。
古永锵,优酷网创始人。优酷成立于2006年6月,2010年12月8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王微,土豆网创始人。土豆网成立于2005年4月,2011年12月8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滴滴快的:程维继任,吕传伟销声匿迹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以100%换股的方式正式合并。合并后,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同时担任CEO。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合并后的公司估值约为60亿美元。
当时,传言快的打车CEO吕传伟早萌退意,之前就曾经在内部会议上探讨过寻求其他创业方向的想法。合并至今,滴滴占据主导地位,快的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有传闻称快的的创始人团队已套现6亿美元离开,吕传伟也销声匿迹。
程维,滴滴打车创始人。滴滴打车成立于2012年6月6日,合并前已获4轮融资,总金额超8亿美元。吕传伟,快的打车CEO。快的打车成立于2012年5月。合并前已获4轮融资,总金额9亿美元。
美团点评:王兴继任,张涛担任董事长
2015年10月8日,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估值150亿美元)。新公司将实施联席CEO制度,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美团、大众点评现有股东将权益注入新组建的境外公司(仍采取VIE架构),比例大致为5:5。
11月10日下午王兴发出内部信,确认张涛退出新公司CEO岗位,只担任董事长,而王兴将担任唯一的CEO,双CEO不复存在。
王兴,美团创始人。美团成立于2010年3月。合并前已获5轮融资,总金额高达10亿美元。张涛,大众点评创始人。大众点评成立于2003年4月。合并前已获6轮融资,总金额高达14亿美元。
携程去哪儿:梁建章或将继任,庄辰超或将离开
2015年10月26日,携程宣布与百度达成一项股权置换交易。交易完成后,百度将拥有携程普通股可代表约25%的携程总投票权,携程将拥有约45%的去哪儿总投票权。合并后,去哪儿继续作为独立的上市公司运营。在去哪儿这边,创始团队已经失去控制权。
携程去哪儿这两家从合并时的控制权就能得出谁走谁留,庄辰超或将在不久后离开他一手创立的公司。
梁建章,携程创始人。携程成立于1999年10月,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庄辰超,去哪儿创始人。去哪儿创立于2005年2月,2013年11月1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 海外市场将是中国手机产业疗伤之地?
- 运营商为电信诈骗案赔钱要能力不要借口
- 阿里旅行剑走PMS或抽薪携程
- 互联网带来哪些新职业?网络砍价师帮你省钱
- 从知乎到B站 马化腾为何如此青睐小众网站?
- 梅耶尔复兴雅虎不力欲遭投资者弹劾
- 手机的防盗功能到底有没有用?
- iPhone6s不温不火 苹果必须将iPhon
- 代工巨头转战印度 纬创豪言年产一亿手机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