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缘由是,前段时间每晚8点半,央视八套会播放一段化妆品品牌法兰琳卡15秒的广告,这段广告不断重复着“我们恨化学”这句话,甚至直接用这五个大字占满屏幕。
18日晚,当再次见到这段广告时,周公度看不下去了,当即手书一百多字的“状告CCTV—8”的声明,19日他将“告状信”交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3日该院相关人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告状信”已转交学校。
周公度在北京大学主讲结构化学基础课近20年,这些年一直忙于传道授业著书立说,对“窗外事”并不多过问。这次之所以义愤填膺,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则反科学,破坏化学教育的坏广告,内容毫无基本科学素养”。
“‘告状’主要是为了这门和国家前途、未来发展相关的学科发展。”周公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切生命的存在都依赖化学,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但很多人不了解化学,“我们恨化学”这种说法通过拥有上亿观众的电视台放大后,将给化学教育带来不可低估的社会负面影响。
“为增加公众对化学的认识和热爱,2011年还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化学年’。”让周公度气愤的是,“这则广告和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他的一纸“告状信”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就没法生活。”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直言,法兰琳卡的这则广告是在炒作概念。在她看来,业内人士或者常用化妆品的人听到“我们恨化学”这句话,一般能理解这是广告创意,意味着“天然”,但它会让不了解情况的人产生“化妆品可以做到不含化学成分”的误解,这样搏出位的炒作涉嫌误导消费者,会让大众觉得化学不好,甚至产生恨化学的心理。
余雪玲分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炒作,是因为新修订的广告法已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广告法修改的幅度非常大,明确不能使用最佳、最好的宣传词,作为时尚快消品的化妆品广告空间缩小,不排除一些品牌通过雷人标题吸引眼球。
“拿科学说事的广告行为是不恰当的,未成年的孩子们会把这句话演绎得更远,比如我们恨数学等等。这会对孩子教育、学科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修订后的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法兰琳卡这则广告已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他同时呼吁,在提高处罚标准的同时,亟待将推动广告行业诚信建设的条款落地。
余雪玲认为,大众通过早些年的问题奶粉事件了解了三聚氰胺,通过北大教授向广告炒作宣战,开始关注学习化妆品和化学的关系。“但这不是件好事。”她更希望,国家花一些力气通过正面宣传普及科学知识。
- 中石油考虑出售管道或炼油厂股份等资产
- 建新公司被老厂遗毒拖陷 10年未清理致居民不满
- 中石油阿姆河项目向国内年供气超百亿方
- 中石油欲整合天然气管道业务独立上市
- 紫荆花漆暗指国家质检总局抽检违反了抽检规程
- 资生堂重新把脉中国市场 将进行强化改革
- 中国化工欲用420亿美元并购世界最大农药生产商
- 雅芳败局已定:无人接盘或将退出中国
- 云南煤化工和下属子公司债务逾期13.05亿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