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关晓静认为,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已连续两年超过2%,且呈持续上升态势,表明我国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按活动类型分,研发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2014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应用研究经费为1398.5亿元,增长10.2%;试验发展经费为11003.6亿元,增长9.8%。三类活动投入均实现了10%左右的较快增长,使我国研发投入结构保持了基本稳定。
近年来,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研发投入强度与发达国家3%-4%的水平相比虽然还有差距,但呈逐年提高的态势。
“应该说研发经费投入总体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阶段状况,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研发投入的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关晓静给出结论。
关晓静建议,下一步,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引导市场主体、科研院所、高校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去行政化、强市场性,为更好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研发资源创造条件,确保研发投入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分地区看,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最多的6个省(市)为江苏(占12.7%)、广东(占12.3%)、山东(占10%)、北京(占9.7%)、浙江(占7%)和上海(占6.6%)。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等8个省(市)。
- 专家预测2016年GDP目标为6.9% 重点领
- 个税改革方案初具雏形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
- 卫计委这两年忙翻了:放开二孩内部早心照不宣
- 发改委主任:构建新消费培育新供给新动力路径
- 交通部长: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利于伟大复兴
- 日本经济现技术性衰退 须结构性改革
- 健康养老产业等十领域将获重点鼓励
- 机器人“十三五”规划将出 产值或将超千亿元
- 财政支出连续四个月高增长 最后40天将加速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