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消费者接收信息渠道转移门窗企业需把握好宣传渠道
在传统的营销中,广告是单向传递,广为告知,某企业投巨资,在央视上争到了标王,每天用广告狂轰滥炸,给中国拉老百姓洗脑,一夜之间就把品牌知名度打响了。这些广告很多都采用了明星代言的方式,用宏大的场面,磅礴的气势,精美的制作,来给消费者洗脑,当年的脑白金、娃哈哈、海尔都是这么干的。
以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更多来自广告而不是口碑,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记得很多用品,都用孩子来展示,后来孩子记住了,那句著名的广告词:“娃哈哈,我要喝”“果肉果冻喜之郎”,还有“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真诚到永远”“科技以人为本”。都是厂家说他的产品好,靠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当年就是这样的套路。
但现在呢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单向的通过广告灌输,已经失效。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品牌是消费者主动建构的,不是厂家传播的。你问问周围的人,有谁还每天看电视10年以前,这个数字或许很高,现在大家都是看手机,或网络上的视频和电视剧了。除非特别的节目,比如《最强大脑》值得一看,别的节目大多是垃圾。面对互联网,央视也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在各个节目后面,也号召电视观众扫描二维码,参加节目的互动。电视台在用移动互联网的手段,完成自己的转型,不过现在来看,还远远不够把观众吸引回电视机前。
消费者现在把握了获取信息的主动权,他们靠互联网,靠手机,主动选择和过滤信息。那些电视台发布的新闻,没有网友爆的猛料更真实,有大量事实也不断地证明了这一点。在电视台的公信力荡然无存的今天,连新闻都不可信的今天,门窗企业怎么可能指望消费者相信电视台播出的广告呢
自媒体时代:消费者需要“被打动”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个消费者都成了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每个消费者都有微博,或多或少有一些粉丝,就算有200粉丝吧。每个消费者都有微信,也有一些微信好友,就算200个吧。这个消费者用了某个产品,会在他的微博或微信朋友圈里发布,就像你满意某餐馆的饭菜,你也会在饭前拍照,为饭菜消毒,然后发送微信朋友圈,消费者目前也是这样的行为。
你看看你微信的朋友圈,每天是不是家长里短的,大家发了很多相片,有人转发了很多养生和育儿等的文章,在微信群里互动。你的消费者也是一样,你只要打动了这个消费者,他就会在他的微博和微信等朋友圈中,为企业做免费传播。或者他参加了促销活动,或者他被品牌故事打动,或者他非常满意产品,或者他觉得产品很有趣,总之门窗企业要给他一个分享的理由。
用客服来做销售
企业要重视每个消费者,善待每一个客户和潜在客户,因为你无法控制他们和朋友说什么,所以你只需要寄希望于,他们不会说你的坏话。客户服务变得比以前还要重要,客户的杀伤力在增大。以前你得罪了一个客户,他的影响力有限,他把负面消息在他生活中的150个人之间传播。现在某企业得罪了我,我的微博里有3万多粉丝,微信里有4千人,我的微信公众平台有8000人,影响力巨大吧。现在是客服比销售重要的时代,用老客户传播新客户,用客服来做销售,这才是互联网思维。
门窗企业的市场工作,就要发现意见领袖,打进他的圈子,把这个意见领袖,培养成铁杆粉丝,让他成为公司的代言人。一个意见领袖可以影响5000人,那只要有1万个这样的意见领袖,公司的产品就路人皆知了。以前让一个明星代言,每年花费1000万,来打广告做宣传。现在有10000个意见领袖,每年通过赠品、奖励、聚会等方式,在他们身上花费1000万,来传播品牌。市场部的工作将从粗放式的管理,进入到精耕细作的阶段,不是市场部经理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公司的事儿。
总之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门窗企业要回到根本上来,在做出优良的产品的基础上,要以铁杆粉丝为依托,靠用户来影响用户,靠故事去打动用户,靠服务去维护客户,要做到真正的传说中的:以客户为中心!
- 王健林:北京房价5-10年继续上涨 不排除突破
- 中小房企抛售股权资产 选择断臂求生
- 决策层明确楼市去库存信号 房企出现差异策略对待
- 昌平三宗地86.96亿成交 土地收入11月已创
- 楼市去库存政策迎来窗口期 地方政府开始行动
- 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房地产电商就像是一场刷卡业
- 10月底全国楼市库存达新高 房企压货将对赌明年
- 各地房价走势分化将加剧 去库存或注重差异化
- 阳光城首次进京 外地房企逆市进京的图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