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杨清清北京报道
土耳其当地时间11月15日,在G20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期间,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正式签署阿根廷重水堆核电站商务合同及压水堆核电站框架合同,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再下一城,落地阿根廷。
本次签约项目共两个,一个是阿根廷的第四座核电站,也就是阿图查核电站3号机组的重水堆核电站,装机容量75万千瓦。另一个是围绕阿根廷第五座核电站的框架性协议。
资金方面,这一项目总投资是59.94亿美元。其中,中方银行将提供投资总额的85%的支持,融资利率较优惠,不超过6.5%。设备方面,62%的设备由阿方提供,中方将提供剩余38%的设备,预计将带动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核电装备出口。项目建成之后,由阿根廷核电公司负责运营该核电站。
据介绍,技术优势是中国落户拉美的重要原因。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核能技术是目前国际该领域最先进和接受度最高的技术之一,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和美国及欧洲三代技术标准,具备应对类似福岛核事故的极端情况的能力。其技术水平和性价比可与目前国际订单最多的俄罗斯核技术产品媲美,并领先于当前国际主流三代核电产品。
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在现场讲话中表示,中核集团愿与阿根廷共拓拉美核能、新能源市场,带动拉美经济全面提升。同时,也愿与世界其他致力于核电发展的国家开展互利合作。
自2013年10月,国家能源局首次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后,中国核电频频走出国门,已成为一道靓丽的“中国名片”。2013年10月17日,中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合作投资英国核电项目。11月25日,中广核又与罗马尼亚国家核电公司签署了关于建设罗马尼亚切尔纳沃德核电站3、4号机组的合作意向书,核电“走出去”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中核集团方面介绍,在“一带一路”上及其周边有60多个国家已经和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到2030年新建机组将达到200多台。单台机组投资约300亿元,考虑到天然铀、核燃料、运维、退役等全产业链的贡献,单台机组全寿期直接带动投资约1000亿元,30台机组则将直接产生近1万亿产值,全寿期将产生约3万亿产值。
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核电在单方面的竞争力或许并不明显,但从融资、技术、建设施工、运营、装备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较强。此外,中国在“一带一路”及周边各国开展以核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合作,也体现出改革发展三十多年后的大国责任。
- 百花村欲重组对象信息匮乏 遭受投资者质疑
- 我爱洗车10个月倒闭 洗一辆车赔100多块钱
- 莱宝高科大股东反对重组拒放行 董事会闹分歧
- 世奢会北京公司诉媒体名誉侵权 二审败诉
- 搜房网因大幅裁员在美遭集体诉讼 业绩大幅下滑
- 烧钱不赚钱 上门O2O烧饭饭宣告关门
- 汉能复牌无望负面效应发酵 李河君万言书谋脱困
- 苏宁云商否认裁员700人 两高层辞职传闻坐实
- 互动娱乐1亿收购西班牙人俱乐部切入足球产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