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家电商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1日21时,天猫交易额突破800亿元;截至11日17时,京东订单量突破2000万;截至11日11时,苏宁易购全网订单量同比增长304%;截至11日12时,国美在线交易额同比增长418%,流量同比增长逾三倍;截至11日12时,银联线上消费类商户总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近50%,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5%。
业内认为,“双十一”当日主流电商销售额再创新高,显示国内消费仍将保持强劲增长。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新商业模式的普及、新电商服务的推出,网络消费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向15万亿元大关发起冲击。工信部、发改委等权威部门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商交易规模还将保持年均20%的增长。据此预测,到“十三五”末,我国电商交易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消费升级正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从大众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今年“双十一”期间,各家电商在商品价格促销的同时,纷纷推出跨境电商、O2O等全新服务。根据阿里部署,今年的“双十一”天猫将有效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实现“全球买、全球卖”。京东也推出了全球购业务。除了欧美日韩等国知名品牌直购外,京东还正式在广州南沙启用了首个国内全球购自营物流基地。据介绍,这一物流基地在售商品超过120万种,品牌数量超过3000个,店铺数量超过1000家,日均出货4万单,可以有效覆盖华南地区。
此外,各大主流电商还推出了更加便利的物流和售后服务。例如,天猫今年“双十一”期间,为消费者提供家电上门安装维护等服务,并动用关联企业菜鸟网络的大数据,为物流服务提供支持。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在线也推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物流服务。例如,京东采用众包方式,在“双十一”当日动用30万兼职快递员,预计发送50万个包裹,并有望在部分农村地区实现订单当日送达。
- 物流企业双十一整体再提速 菜鸟首单14分钟送达
- 双十一逐渐步入2.0时代:从低价向品质过渡
- 双十一快递航空齐备战 跨境电商成新亮点
- 省级多家管网公司线上天然气交易量累计达10亿方
- 电商双11交易额创新高 跨境电商成为争夺焦点
- 2015年双11狂欢节无线端完胜 线上线下不再
- 双十一电商赚得盆满钵满 警惕微贷催生电商奴
- 电商龙头火拼双十一 寡头对抗格局明显
- O2O推动电商大战:仅激情并不够 还需速度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