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三部委发函破二手车限迁壁垒 2020年交易量或逼近新车

运输设备  2017-4-1 10:17:1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时隔一年,二手车市场再迎政策利好。

  日前,由商务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请提供取消二手车限制迁入政策落实情况的函》(以下简称《函件》)出现在商务部网站上。而在一年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则是首次对二手车限迁政策亮出“黄牌”。在此之后,促进我国二手车市场繁荣的利好政策不断,市场发展开始提速。但是,仍然有个别地区在打开市场大门之后又将其再度关闭。市场的反复对政策落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三部委联合发函,则将进一步推动各地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落地。

  “要把二手车搞活、搞好,扩大二手车的交易量,以此增加对新车的贡献度。”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看来,二手车市场的繁荣程度将影响到我国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走势。“通过置换拉动新车的交易量增加,盘活存量,才能增加新车的增量。”肖政三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说。

  层层推进

  此次三部委联合发函,不仅给出政策执行的“最后期限”,而且明确表示未来将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地区开展实地督察。这无疑对推动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落地,进一步盘活我国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大有裨益。

  按照《函件》要求,各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除外)在2017年4月14日前将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落实情况和《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情况表》分别报商务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将根据各地上报情况形成报告,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后上报国务院,对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进展缓慢的地区,将提请国务院适时开展实地督察,并向社会公开各地工作进展。

  “三部门联合致函各地人民政府,明确了这一标准:除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外,其他地区都不得对黄标车以外的其他车辆实施限迁政策。”商务部市场建设司政策处处长肖荣臣表示,此次发函也明确指出,黄标车为排放水平低于国一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三排放标准的柴油车,为各地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明确了具体操作标准。“对于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进展缓慢的地区,我们将提请国务院适时开展实地督察,并向社会公开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肖荣臣如是说。

  事实上,过去的一年,为了尽快破除二手车限迁,政策层面曾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2016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要求取消限制二手车迁入政策,并明确地方政府是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随后部分省市相继出台通知,取消相应限迁政策。去年12月,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二手车环保达标监管工作的通知》,统一了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标准。而《2016年政府督查工作要点》也明确将活跃二手车市场列为督察重点工作。

  不仅如此,在《汽车行业反垄断指南》中,解除二手车限迁的政策也被重点提及。“里面提到行政机关不可以利用行政权力来限制市场的行为,其中就包括二手车限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反垄断指南正式发布以后,如果还有地方存在限迁的情况,可能发改委反垄断局就会介入。”

  不尽如人意

  此前层层推进的政策已经在二手车市场呈现出一定的效果。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首次突破千万辆,达到1039.07万辆,同比增长10.33%。这是自2012年后再次突破两位数。

  不过,政策的落地情况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过去的一年,陆陆续续有地方政府放开限迁,但仍有个别地区在放开二手车交易后又收紧了。回顾过去一年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情况,“全国只有7个省区市是完全打开的。”罗磊介绍称,在二手车交易完全放开后,这7个省份的交易量每个月都保持正增长,2016年10月整体的同比增长率甚至达到23%。

  业内人士认为,二手车限迁政策严重影响到二手车市场的活力,阻碍了全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此外,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辆更新速度也将加快。但限迁将造成车主卖不上价,而买家却要花更高的价格买车或根本买不到车,在损害车主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无端的浪费。全国二手车大流通无法打通循环,长此下去势必也会影响新车的销售。

  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的不断推进,为二手车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罗磊预测,2017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有望突破125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20%左右。另据艾瑞咨询数据,预计到2020年,中国二手车交易规模将达到2920万辆,新车与二手车交易规模比例将接近1∶1。以每辆二手车均价6万元计算,2020年的交易总金额将达2.34万亿元。

  而与美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情况相比,我国二手车市场更是潜力巨大。数据显示,美国二手车交易量长期保持在2倍于新车销量的水平,有的年份甚至达到3:1。

  全面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不断完善的政策,二手车在市场及金融层面也开始得到各种力量的支撑。

  罗磊认为,从市场层面来看,目前二手车的各个板块都在进入转型升级期。例如,不少曾经在二手车市场较为常见的“夫妻店”,现在已经开始做品牌、做服务、做诚信。此外,二手车市场开始吸引大型主体进入,这其中既包括经销商集团,也包括厂商。“不少的经销商集团都把它的第二个利润增长点瞄向了二手车。”罗磊表示。

  不仅如此,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二手车“行认证”,已经进入发展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围绕诚信及透明车况的认证,将为消费者购买二手车提供有力保障。据悉,目前行认证的授权机构已经达到了37个,有行认证的城市达到100个。而这一规模也将在2017年继续扩大。此外,目前市场中除了个人服务之外,信息服务的提供商也越来越多,如精真估、第一车网,都在向行业推广信息化服务,使得二手车交易信息更透明。

  “一个行业的发展需要杠杆,需要金融的参与和渗入,这为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加速度。”罗磊介绍称,在二手车行业,同样也有了金融服务的提供者。

  “易鑫过去主要是做新车,但2016年其在二手车方面的成交量已达到10万辆,并且2017年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做二手车。除了2C的金融之外,还在车源、线上流量、库存融资等方面支持二手车的发展。”易鑫金融方面负责人表示。

  罗磊介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还将联合第一车网、优信等企业,为消费者提供诉讼的帮助。“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以后,因为限迁使其无法在当地落户,同时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我们提供相应的诉讼帮助。”不仅如此,罗磊还透露,“发改委反垄断局也愿意接受我们这样的案件提供,他们也愿意从政府层面突破地方限迁令。”

  如此看来,彻底破除二手车限迁政策仅差临门一脚,而在政策、市场以及金融力量的支持下,二手车或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423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模具行业稳健发展,细分市场不断优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言之模具...[详细]

中国电动汽车连接器行业快速发展,规模

汽车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电动汽车与普通汽车的连接器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工作的环境...[详细]

居家养老服务行业需求旺盛,互联网+促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详细]

美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详细]

中国电商代运营行业爆发式增长,行业洗

电子商务代运营是针对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开展的一种商业服务。电子商务代运营企业是传统品牌企业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专...[详细]

摄影棚行业借势发力,政策助力行业创新

摄影棚是供拍摄影片用的特殊建筑物。摄影棚是电影制片厂中拍摄内景的最主要的生产场所。不同的经济体制、社会环境与生...[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22213881 22272131 22903580 22210820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22213881 IPO咨询专线:0755-22272131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2786811657 2786123997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8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