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言之尚早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考量德国大选对德国经济的根本性影响还需等到大选结果明确之后,现在还言之尚早。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姚铃直言,目前距9月24日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尚有7个多月的时间,当前对大选结果作出有效判断还为时过早。毕竟在联邦大选前,德国还将迎来三场州议会选举,分别是萨尔州(3月26日)、石荷州(5月7日)和北威州(5月14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陈旸则指出,他认为舒尔茨亮相后之所以能获得较高的支持率,一部分原因是得益于他作为德国政坛“新面孔”的身份,而此种因德国民众“新鲜感”得到的高支持率能够维持多久,会否会对默克尔连任形成持久压力都很难讲,更暂时谈不上对德国经济的掣肘。
陈旸进一步解释说,默克尔任期内助德国经济度过了系列危机,执政成绩毋庸置疑。只不过其在难民政策方面的决定使得自己的支持者有所流失,此时的德国选民期待一个新面孔的出现来表达其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舒尔茨恰恰是一个长期远离德国国内事务的“外部人”。
资料显示,德国从2009年经济衰退中复苏以来已经连续7年实现经济增长,2016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9%,这是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
经济无需担忧
德国大选焦灼选情本身也不会给德国经济带来太大冲击,理由是默克尔和舒尔茨两人的经济执政理念并无太大差异。
陈旸强调,默克尔和舒尔茨都是德国传统政党推荐的领袖,代表了德国乃至欧盟的传统利益,所以无论两人谁上台,德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都不会改变。这是与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大选最关键的不同点,因为后者主要面临的是来自欧洲民粹主义政党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陈旸表示,默克尔和舒尔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细节上。默克尔经过多年执政,其对德国经济和发展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在处理德国国内政治经济事务时相信会游刃有余。舒尔茨的竞争优势则在于其在欧盟事务方面的经验。因为舒尔茨的身份是欧洲议会前议长,如果他最终上台,在欧盟事务的处理及推动欧洲一体化方面将会有更大作为。
英国《卫报》最新消息称,德国取代英国,成为2016年经济增长最快的G7国家。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2016年经济增长1.9%,创下了五年来最高的经济增速。德国统计局则指出,德国的经济“坚实并且稳定”。德国消费者已经摆脱了英国“脱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2016年第四季度,德国的政府支出增加0.8%,家庭支出增加0.3%。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