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外币贷款超万亿美元 谨防风险蔓延
2014-7-1 8:47:18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比BIS去年四个季度的国际数据发现,2013年中国外币贷款增量高达3610亿美元,存量超过万亿美元关口。
除了债务增量迅速膨胀之外,BIS认为,中国外币贷款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期限过短。“中国债务近年的增长大部分是短期贷款,剩余期限不足一年的占比在2013年底达到79%。”BIS在稍早前的6月2日发布的BIS国际数据显示。
据此,中国企业需要在2014年偿付的外币贷款规模高达约8000亿美元。
去年底外币贷款总额10810亿美元
BIS的国际数据每个季度公布一次,6月2日公布的数据为2013年四季度数据。当季,中国新增外部债务总额为850亿美元,继续成为拉动全球跨境贷款的主要力量。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2013年前三季度数据梳理发现,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境外贷款增量分别是1600亿美元、540亿美元和620亿美元,加上第四季度的增量850亿美元,全年新增外币贷款总额为3610亿美元。
BIS国际数据主要是各汇报成员国向BIS定时汇报本国银行贷款情况,然后由BIS作出统计,中国并不是BIS的汇报成员国,中国外币贷款数据主要依据中国香港银行业向BIS汇报再由BIS作出统计和评估。
另据去年10月公布的431号报告数据,截至2013年一季度,中国外币贷款总额为8800亿美元,则截至2013年底,中国外币贷款存量总额为10810亿美元,超过万亿美元关口。
与BIS数据有少许差距,外汇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的中国机构外币贷款规模总额为8632亿美元。
BIS报告称,截至2013年四季度,全球跨境贷款规模已经连续7个季度缩减。在这7个季度中,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外币贷款增量支撑了全球跨境贷款规模,抵消了西方国家贷款缩量带来的效应。
在所有新兴经济体中,以亚太地区借贷额度最高,而在亚太地区,中国占到了九成。
期限短增长快
BIS对中国外币贷款短期内的担忧非常明显,其主要原因一是增长快,二是期限短。
据BIS数据统计,2009年初,中国外币贷款总额2700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5年间中国外币贷款余额增长了300%。
中国外币贷款近几年的新增量基本以短期贷款为主。BIS6月2日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四季度,中国外币贷款中剩余期限不足一年的占比为79%,这一比例在2007年是56%。以此计算,中国企业需要在2014年偿付的外币贷款规模高达约8000亿美元。很明显,期限短的问题在于集中还款压力。
而鉴于中国外币贷款中主要以美元为主,美国利率上行和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也需要考虑在内。BIS报告也提醒,如果海外举债企业主要是房地产和公用事业单位,因为其资产主要是本币,而日益增加的外币负债会导致企业的汇率风险增加。
“套利性贷款对国际利率成本更加敏感。”BIS报告补充称,所谓套利性贷款是指鉴于国际上资金成本比较低,因此大量举借海外廉价外币贷款用于投资国内相对回报比较高的资产。
BIS提到的上述两种情况,中国企业的跨境贷款均具备。
在境外举债的很多中国企业是房地产公司,这与境内的融资环境有关。而且自2014年2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单向贬值以及后来出现的双向波动均使负债主体的债务偿还的汇率风险敞口扩大。另外,2013年国内外高企的利差以及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态势形成了大量套利性跨境贷款。
谨防风险向国内银行蔓延
BIS警告称,一旦国际环境变化,即国际上廉价资金成本上行,将会对负债主体带来极大的偿债压力。
“一旦再融资成本上行,债务展期成本提高,这些企业在偿债压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可能会通过降低在国内银行的企业存款来偿还债务,这又会导致外部债务危机向国内银行系统蔓延。”BIS报告提醒。
其实国际融资成本上行已成笃定事实。
美联储正式升息日期可能在2015年上半年,但现在国际上融资成本已经明显上行。
中国家庭储户对银行存款的贡献率相比其他国家要高,但如果真出现BIS上述所言情况,加之当前中国经济下行,银行坏账率上涨,一旦国外债务风险果真在国内银行体系形成蔓延,将对中国金融系统稳定形成一定负面影响,这里尚未考虑中国银行业与房地产行业唇亡齿寒的密切相关度。
BIS在其84号年报中称,中国的外部债务要回归到历史正常水平,需要在当前利率水平情况下削减掉60%的信用率(信用占GDP比重),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最为任重道远。BIS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需要降低15%的债务水平,其中英国和美国需要降低20%,而中国需要在当前基础上降低60%。
-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解读
- 国资委:5家央企分类试点改革方案 华润从名单剔
- 上海国资改革:中华企业拟定增融资60亿
- 呼和浩特取消限购 政府回应:顺应市场 符合政策
- 工信部编制《中国制造2025》:剑指工业强国
- 地方省市密集推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 总投资超1.
- 地方1.5万亿项目向民资开放 民企或不会大规模
- 7月起养老金并轨实施 三千万事业编制人员缴社保
- 上半年北京卖地创10年新高 开发商圈地热情趋冷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解读
中赴利比里亚维和防暴队完成任务回国 历时八个多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