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国不敌日本?
2014-5-23 9:16:23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2014年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如何?美国领跑、欧洲恢复、大型新兴经济体挣扎。这是全球顶级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在2014年全球竞争力年鉴中给出的答案。在今年的排行榜中,美国仍居首位,瑞士和新加坡分列二、三位,中国内地则位列23,日本反超中国列21位。
新兴经济体挣扎
根据该年鉴,美国排在首位是因为其经济的快速恢复能力、转好的就业数据,以及在科技和基础设施上的优势。
和去年相比,今年排行榜前十位的经济体并没有太大变化。得益于出口、商业效率和创新,瑞士、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这三个小经济体依次占据二、三、四位。
经济的逐渐恢复令欧洲的竞争力表现优于去年。除了排在第2的瑞士、第5的瑞典、第6的德国和第10的挪威外,丹麦也挤进前十,名列第9。而在欧洲的外围经济体中,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竞争力均有所上升,分列15、39和43位,意大利和希腊则分别下滑2和3个位次,列46和57位。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从去年的24位上升到21位,报告称日元弱势有助于增强其海外竞争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竞争力同样也有所上升,分列12位和37位。而政治的不稳定性导致泰国竞争力比去年下滑2个位次,到29位。
由于经济增长和外国投资放缓,以及基础设施仍有所不足,大多数大型新兴经济体今年的竞争力下滑。报告称,中国内地从去年的21位下滑到23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其商业环境的担忧;而效率低下的劳动力市场和经营管理则使得印度和巴西分别从去年的40位和51位,下滑到44位和54位。此外,土耳其、墨西哥、菲律宾和秘鲁排名也纷纷下滑。
“2014年总的竞争力情况是,美国继续取得成功,欧洲得到部分恢复,而一些大型新兴市场则在挣扎。”IMD世界竞争力中心负责人阿尔图罗•布里斯称,“一个国家要想在竞争力排行上攀升,没有唯一针对性的秘方,大部分取决于当地的环境。”
海外形象
作为世界竞争力排名的一部分,IMD世界竞争力中心也对各个经济体商业环境和海外形象进行了调查。
根据IMD对各国企业高管的调查,在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有七个在海外形象的排行榜中也位列前十位。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排名和是否有友好商业的国际形象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新加坡的企业高管大部分对国家海外形象很乐观。相比较而言,美国、法国、中国台湾和波兰的企业高管们则更悲观。调查报告称,美国的结果可能反映了国际冲突和国内政治僵局等问题,而法国的形象则仍然被缓慢的改革和对全球化的消极态度拖累。
“经济表现逐年变化,观念是长期、逐渐转变的。它们也能够进入一个更好的形象和更佳的经济表现的良性循环中。”布里斯说,“所以,高管们如何认知他们的国家,对未来的竞争力发展来说是一个潜在的有用的指导。
IMD2014全球竞争力前30强
国家(或地区) |
2014(排名) |
2013 (排名) |
美国 |
1 |
1 |
瑞士 |
2 |
2 |
新加坡 |
3 |
5 |
中国香港 |
4 |
3 |
瑞典 |
5 |
4 |
德国 |
6 |
9 |
加拿大 |
7 |
7 |
阿联酋 |
8 |
8 |
丹麦 |
9 |
12 |
挪威 |
10 |
6 |
卢森堡 |
11 |
13 |
马来西亚 |
12 |
15 |
中国台湾 |
13 |
11 |
荷兰 |
14 |
14 |
爱尔兰 |
15 |
17 |
英国 |
16 |
18 |
澳大利亚 |
17 |
16 |
芬兰 |
18 |
20 |
卡塔尔 |
19 |
10 |
新西兰 |
20 |
25 |
日本 |
21 |
24 |
奥地利 |
22 |
23 |
中国内地 |
23 |
21 |
以色列 |
24 |
19 |
冰岛 |
25 |
29 |
韩国 |
26 |
22 |
法国 |
27 |
28 |
比利时 |
28 |
26 |
泰国 |
29 |
27 |
爱沙尼亚 |
30 |
36 |
- 2014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国不敌日本?
- 2013年中国MPV销量前40排行
- 2013年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排行(按资产总额排序
- 2014年4月摩托车生产企业销量前十排名
- 2014年4月QDII基金业绩前十排行
- 2014年4月挪威电动车销量排行
- 2014年4月国内轿车销量排行TOP100
- 1-4月轿车品牌销量前十排名
- 2014全球工程机械排名出炉 中联重科排名第七
多领域“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
中国亚信峰会彻底将西方排除在外 美国吃醋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