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捕鼠”波及PE 连小学生都能查
2014-5-14 10:55:50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最近,监管层对并购重组的内幕消息管得很严。4月就有监管机构过来,要求我们协助调查,提供并购项目的材料以及内幕信息的知情人。”一位专门做并购项目的PE机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另外一位从事并购项目的PE经理亦明显感觉监管趋严。据其透露,最近两个月,监管层要求其所在的机构每接触一个并购项目,就要上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相关知情人。
PE纳入监控范畴
并购重组的内幕交易一直是资本市场的“高压线”。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监管层监控的范围不仅是上市公司和券商投行等关联方,还有专门做并购项目的PE机构。
“内幕信息的一手消息源涵盖上市公司和关联方,比如,券商投行、并购基金。以前,监管层管控内幕信息源头的方式是监控上市公司和券商投行,但今年将PE也列入内幕信息的监控范围。”深圳一位专门做并购的投行人士透露。
PE纳入内幕消息源的监管范畴,与2013年并购基金的兴起有关。
2013年开始,有一批VC、PE机构由股权投资转型做并购项目,他们与上市公司大股东联手成立并购基金,并在上市公司产业链的上下游寻找合适的并购项目。在这种模式下,PE机构成为深度介入并购重组项目、并掌握内幕消息的知情人。
PE逐渐介入并购重组项目的行为,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有两位PE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3月开始,证监局将PE机构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纳入监管范畴。
“现在对PE管得很严。只要接触一个项目,就算是第一次接触也要做好留底材料,及时向证监局或证监会汇报。”一位北方PE机构的项目经理陈宁(化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监管层要求PE做项目必须走流程报备形式,材料要写明第一次接触是什么时候,当时现场有哪些人,洽谈了哪些内容,然后再上报给监管层。”陈宁说,现在PE做并购项目,全过程都要做会议记录,随时准备监管层过来查。
“过去两个月,经常会有证监局或者证监会的工作人员过来,要求提供一些材料协助调查。”陈宁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南方一家专门做并购基金的PE机构在4月也被要求协助调查。
“我们参与的一个并购项目,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异动,监管层过来要我们配合调查,提供项目的一些材料。”南方PE机构人士称,公司并没有主动泄露并购重组的内幕消息,但也担心工作中做得不够严谨,无形中泄露了内幕信息。
券商投行和上市公司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将PE列入内幕信息的监控范围,表明监管层对内幕消息的监管趋严。
“以前要求券商投行和上市公司上报内幕信息的知情人,交易所和证监会会将名单输入大数据进行跟踪。现在PE纳入监管,范围扩大了。”前述券商投行人士介绍。
打击力度全面提升
除了将PE纳入监管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上市公司了解到,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亦趋严。
“证监局法规部人士给我们培训,重申上市公司不能碰内幕交易这条红线,说监管机构查内幕交易非常简单,就连小学生都能查。”一位上市公司董秘透露。
这位董秘称,监管层强调查内幕交易“简单”,是指现在要求上市公司、券商投行和PE都报备内幕知情人,他们会将这批名单以及银行账号等资料输入自动监控系统。只要有异动,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监管层培训时强调,现在查内幕交易根本不用费力气查,有大数据系统,一查一个准。”前述董秘称,这种提醒,对上市公司起到了震慑作用。
来自深圳券商投行部的并购部负责人亦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的并购项目比2013年更多,但相关的关联方对内幕消息的掌控比以往更严。
“查内幕交易一直很严。现在感觉更严厉是因为有大数据监控系统,只要有股价异动,就会锁定某一时段的账户或资金路线,沿着蛛丝马迹彻查相关人员。”前述券商投行并购部负责人称。
据其介绍,投行今年参与并购项目,更注重内幕交易的管理。
“我们第一次与上市公司以及关联方见面,就会强调内幕交易是高压红线,一定不能碰。如果股价出现异动,建议上市公司立即停牌。”前述负责人介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监管层彻查并购重组内幕信息,不仅锁定私募、公募等资金体量大的机构投资者,就连大户在敏感时点介入,也会成为调查对象。
一个最近发生的案例是某家财经报纸的中层在并购消息发布前买入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随后,就有证监会稽查部的人员上门调查,调查时间历时整整两天。
延伸:
金融业“捕鼠”收网波及近50人
知名私募泽熙遭调查,再次使“捕鼠”风暴陷入风口浪尖当中。截至发稿为止,今年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已离职基金经理传出被调查。有消息称,证监会手上掌握了一份近50人监管调查的黑名单,最新被曝光的华夏基金原基金经理罗泽萍、海富通基金经理黄春雨、华宝兴业原基金经理牟旭东,只是冰山一角。金融资管行业掀起的“捕鼠”风暴或许会愈演愈烈。
大数据助“捕鼠”资管基金保险等一个也跑不了
5月9日,证监会通报了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原基金经理钱某(钱钧)、嘉实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原基金经理欧某(欧宝林)以及平安资管原投资管理人员张某(张治民)涉嫌内幕交易案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将根据案件查处情况陆续通报有关典型案件。
而更多的消息显示,监管层严打“老鼠仓”的风暴,正从公募向保险、信托等整个资管行业蔓延。
- 中国银联打压POS机澳门套现 压倒濠赌股牛市
- 人民币五连跌 再次刷新近八个月低点
- 富二代魔咒笼罩800中小盘股 中小板、创业板传
- “龙虎榜”揭示最新热点 敢死队恋上采掘等三行业
- 险资慎对银行优先股 收益率影响吸引力
- 新三板即将诞生退市第一单 退市将成常态
- 证券业创新发展大会即将召开 券商碰撞互联网
- 部分中小银行关联贷款逾期 沦为股东提款机
- 证监会再发第十七批预披露名单 总数达321家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