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在同质化竞争如何中脱颖而出?
2014-4-18 15:55:4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s://www.china1baogao.com/
目前,大多数纺织产业集群是自发形成的,存在中小企业扎堆的特征。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产品获得市场生存空间,企业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不仅带来集群企业相互间的过度竞争,也制约着集群经济科学发展和纺织工业整体转型升级。
据了解,纺织集群内企业和集群间存在同质化竞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纺织集群内产业关联度不强,普遍缺乏龙头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从经济规模来看,集群区域内存在大量的纺织服装企业,但企业多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劣势,彼此间相对孤立,缺乏细致的分工,仅仅是企业的扎堆聚集,集群优势还很薄弱,客观上造成了集群内企业和集群间同质化竞争。
另一方面,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相对落后,导致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虽然不少集群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加上优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加大研发投入,使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但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总体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集群企业中,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多,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贴牌加工、模仿加工的生产模式,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低,研发设计专业人才不足,造成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纺织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从根本上推动纺织集群和产业转型升级。其一,在空间布局上推动纺织产业形成东中西部分工协作的集群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应积极依托龙头企业,完善集群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技术研发设计和区域品牌营销优势,扩大集群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中西部地区,立足当地资源与劳动力成本等要素比较优势,积极培育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促进纺织产业集聚化发展,尽早形成全国东中西部合理分工协作的集群布局。其二,要在集群内提高企业网络关联度,提高集群根植性和抗风险能力。通过整合供应产业链,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密切联动上下游企业包括布料、辅料供应商、生产商、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和顾客等,涉及从纺纱、织布、印染、成批生产到品牌营销管理、渠道管理,再到物流配送、零售终端的售后服务管理等诸多环节。
- 2014年国内服装市场或有望好转
- 我国锁具企业未来发展三大方向分析
- 生物仿制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 LED照明“增收不增利”局面如何破?
- 铝合金门窗电商市场发展利弊解析
- 汽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
- 工信部加强物联网建设 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或
- 《整容日记》票房有望过亿 引爆整形美容话题
- 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城市供热产业 电采暖行业迎来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