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产业资讯 | 财经快讯 | 企业情报 | 宏观数据 | 产业数据 | 企业数据 | 深度分析 | 市场点评 | 趋势预测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首 页 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 商业计划书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IPO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2015-2020年成都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现状与招商运营规划策略研究报告

Annual Research and Consultation Report of Market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Strategy on China Industry

  • 报告编码:SS552656 关键字:产业园区分析报告
  • 最新修订:2015年8月 报告页码:646页 图表数量:190个
  • 寄送方式:Email发送 或 特快专递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 出品单位:三胜咨询 了解我们的实力
  • 服务热线:400-096-005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贴心为您服务)
  • 订购专线:0755-2515155883970506822023068220900983970558
  • 订购传真:0755-28749841 电子邮件:Server@china1baogao.com
中文版全价:RMB 9500 电子版:RMB 9000 印刷版:RMB 9000
英文版全价:USD 6000 电子版:USD 5500 印刷版:USD 5500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服务热线: 400-096-0053
  • 行业报告专线:0755-25151558
  • 商业计划书:0755-83970506
  • 可研报告:0755-25151558
  • 市场调研:0755-82202306
  •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 24小时传真:0755-28749841
  • 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报告导读】
    2015-2020年成都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现状与招商运营规划策略研究报告》由三胜产业研究中心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产业园区行业的生命周期、市场规模、运行数据、竞争格局、标杆企业经营状况及市场份额、产业园区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同时对产业园区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报告将帮助用户全面厘清产业园区产业战略方向。
    • 报告目录
    • 内容简介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

    第一部分 产业环境篇

    第一章 成都产业园区规划的意义  1

      1.1 成都产业园区现实作用 1

        1.1.1 聚集创新资源     1

        (1)人力创新资源     1

        (2)技术研发成果     1

        1.1.2 培育新兴产业     2

        1.1.3 改善投资环境     2

        1.1.4 促进产业升级     3

        1.1.5 推动城市建设     3

      1.2 成都产业园区规划目的 3

        1.2.1 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3

        1.2.2 高效利用人力资源     4

        1.2.3 弥补产业发展缺陷     4

        1.2.4 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4

        1.2.5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4

      1.3 成都产业园区规划意义 5

        1.3.1 积极增加当地GDP    5

        1.3.2 积极提高成都就业     6

        1.3.3 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6

        1.3.4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7

        1.3.5 促进成都经济活力     8

         

    第二章 成都产业园区开发环境分析     9

      2.1 成都产业园区投资开发背景分析 9

        2.1.1 产业升级背景下的园区投资机遇     9

        (1)各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分析  9

        (2)大型企业转移趋势分析     32

        2.1.2 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园投资机遇     43

        2.1.3 房地产调控政策下的园区投资机遇 45

        2.1.4 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下的园区投资机遇     47

        2.1.5 “自贸区”、“一带一路”是园区发展新机遇 48

      2.2 成都产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50

        2.2.1 产业园区发展路径分析     50

        2.2.2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57

        2.2.3 产业园区经营效益分析     60

        2.2.4 产业园区土地成本分析     61

        2.2.5 产业园区物业租金分析     68

        2.2.6 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剖析     82

      2.3 成都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84

        2.3.1 成都市工业地产发展历程 84

        (1)发展初期——企业单独开发模式     84

        (2)过渡阶段——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型模式     84

        (3)成熟阶段——政府规划,开发商主导模式     84

        2.3.2 成都工业园区分布及现状 85

        (1)分布区位特征     85

        (2)园区的基本情况  87

        2.3.3 成都主要工业园特征分析 101

        (1)占地规模较大     101

        (2)具有各自的主导产业  101

        (3)均规划有园区配套物业     102

        (4)优惠政策     103

        2.3.4 成都产业园区发展动态     103

        (1)成都产业园区平稳发展     103

        (2)成都产业园区投资开发     105

        (3)成都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107

         

    第三章 中国产业园区运行现状分析     112

      3.1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112

        3.1.1 国内知名产业园区介绍     112

        3.1.2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阶段进程 118

        3.1.3 产业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助推器 122

        3.1.4 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快速健康发展     123

        3.1.5 苏粤携手共建产业园区取得积极成效     126

      3.2 产业园区发展热点分析 127

        3.2.1 产业园区将向市场主导转变     127

        3.2.2 各地争建3D打印产业园   128

        3.2.3 产业园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途径之一 129

      3.3 产业园区主要排行分析 131

        3.3.1 园区口碑排行     131

        3.3.2 园区用户关注度排行 132

        3.3.3 园区土地均价排行     133

        3.3.4 园区投资强度排行     134

        3.3.5 园区税收要求排行     135

      3.4 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分析    135

        3.4.1 资源整合能力     135

        3.4.2 运营管理能力     136

        3.4.3 社会经济效应     137

      3.5 产业园区建设与投资主体分析    137

        3.5.1 房地产行业与产业园区建设相关性分析 137

        (1)传统房地产商投资产业园建设  137

        (2)商业地产商投资产业园建设     139

        (3)工业地产商投资产业园建设     139

        (4)产业地产商投资产业园建设     140

        (5)国外地产商投资产业园区建设  141

        3.5.2 各类地产行业运行分析     143

        (1)住宅地产行业运行分析     143

        (2)商业地产行业运行分析     151

        (3)工业地产行业运行分析     162

        (4)产业地产行业运行分析     170

     

    第四章 中国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分析     190

      4.1 产业园区主要盈利模式分析 190

        4.1.1 土地收益     190

        4.1.2 房地产开发收益 190

        4.1.3 有偿出让无形资源收益     190

        4.1.4 入园企业经营税收     190

        4.1.5 园区运营管理服务收益     191

        4.1.6 自投项目经营收益     191

      4.2 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分析 191

        4.2.1 “园中园”开发模式 191

        4.2.2 “市场化”开发模式 191

        4.2.3 “行政特区”开发模式     191

        4.2.4 “官助民办”开发模式     192

      4.3 产业园区建设关联群体分析 192

        4.3.1 地方政府     192

        4.3.2 传统房地产企业 192

        4.3.3 商业地产企业     192

        4.3.4 工业地产企业     193

        4.3.5 产业地产企业     193

        4.3.6 园区内企业 193

      4.4 产业园区的运营管理分析    193

        4.4.1 产业园区的两类基本运营模式 193

        4.4.2 对工业园区实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194

        4.4.3 产业园区的运营与开发建议     195

        4.4.4 提升产业园区运营效率的三要素     195

      4.5 产业园区运营案例分析 196

        4.5.1 国际产业园区运营经验分析     196

        4.5.2 国内产业园区运营现状分析     199

         

    第二部分 成都产业篇

    第五章 成都产业园区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02

      5.1 成都产业园区气候环境影响因素 202

        5.1.1 降水雨量     202

        5.1.2 气温情况     202

        5.1.3 空气质量     202

        5.1.4 地貌环境     204

        5.1.5 适宜程度     204

      5.2 成都产业园区资源环境影响因素 205

        5.2.1 矿产资源     205

        5.2.2 土地资源     205

        5.2.3 能源动力     205

        5.2.4 物流通信     206

        5.2.5 环保绿化     207

      5.3 成都产业园区交通影响因素研究 208

        5.3.1 整体区位     208

        5.3.2 公路交通     208

        5.3.3 铁路交通     209

        5.3.4 航空机场     210

      5.4 成都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影响因素 210

        5.4.1 综合经济     210

        5.4.2 科教人力     211

        5.4.3 教育情况     211

        5.4.4 政府服务     212

      5.5 成都产业园区社会环境影响因素 212

        5.5.1 人口资源     212

        5.5.2 金融服务     213

        5.5.3 卫生医疗     213

        5.5.4 生活配套     213

         

    第六章 成都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主体研究    215

      6.1 成都产业园区投资主体研究 215

        6.1.1 地方政府     215

        6.1.2 核心企业     215

        6.1.3 投资机构     216

        6.1.4 地产商 216

      6.2 成都产业园区建设主体研究 216

        6.2.1 传统地产商特点研究 216

        6.2.2 工业地产商特点研究 216

        6.2.3 商业地产商特点研究 216

        6.2.4 产业地产商特点研究 217

      6.3 成都产业园区运营主体研究 217

        6.3.1 管理模式之别     217

        6.3.2 运作模式之异     218

        6.3.3 面临的挑战 219

         

    第七章 成都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管理综合研究    225

      7.1 成都产业园区开发运营问题研究 225

        7.1.1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225

        7.1.2 中国诸多产业园区面临的问题 226

        7.1.3 成都产业园区面临的困扰分析 229

        7.1.4 成都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瓶颈 229

        (1)开发团队的瓶颈  229

        (2)资金方面的瓶颈  229

        (3)产业发展的瓶颈  229

        (4)机制政策的瓶颈  229

      7.2 成都产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研究    230

        7.2.1 成都产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230

        (1)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230

        (2)过渡依赖土地经营     230

        (3)过分使用政府资源     230

        (4)不顾及环境成本  230

        (5)园区企业没有形成共生体系     231

        7.2.2 产业园区的规划对策分析 231

      7.3 成都产业园区转型方向探讨 232

        7.3.1 产业园区发展已经进入资本化新时代     232

        7.3.2 产城融合新时代产业地产是重要切入口 232

        7.3.3 未来产业园区发展三大转型方向     233

        (1)向前端一级开发延伸  234

        (2)向后端运营管理延伸  234

        (3)创新园区发展的投融资模式     234

      7.4 成都产业园区市场化运营策略研究    234

        7.4.1 确定务实的长远战略 235

        7.4.2 确定科学的发展模式 235

        7.4.3 开展国际合作     236

        7.4.4 坚持塑造品牌     237

      7.5 成都产业园区提升竞争力策略    238

        7.5.1 促进产业集群方面     238

        7.5.2 完善生产要素方面     240

        7.5.3 拓展需求条件方面     241

        7.5.4 主导企业发展方面     241

        7.5.5 品牌营销推广方面     241

         

    第八章 成都产业园区开发运营现状分析     243

      8.1 各类园区运营分析 243

        8.1.1 开发区 243

        (1)发展综述     243

        (2)运营模式分析     244

        (3)运营现状分析     252

        (4)投资吸引力分析  253

        (5)投资策略分析     254

        8.1.2 工业园区     257

        (1)发展综述     257

        (2)运营模式分析     257

        (3)运营现状分析     261

        (4)投资吸引力分析  265

        (5)投资策略分析     268

        8.1.3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69

        (1)发展综述     269

        (2)运营模式分析     270

        (3)运营现状分析     273

        (4)投资吸引力分析  277

        (5)投资策略分析     278

        8.1.4 物流园区     281

        (1)发展综述     281

        (2)运营模式分析     281

        (3)运营现状分析     284

        (4)投资吸引力分析  286

        (5)投资策略分析     289

        8.1.5 农业园区     292

        (1)发展综述     292

        (2)运营模式分析     293

        (3)运营现状分析     295

        (4)投资吸引力分析  298

        (5)投资策略分析     298

        8.1.6 其他园区     300

        (1)发展综述     300

        (2)运营模式分析     300

        (3)运营现状分析     301

        (4)投资吸引力分析  303

        (5)投资策略分析     303

      8.2 重点园区运营分析 304

        8.2.1 成都高新区 304

        (1)产业园区概况     304

        (2)发展规划分析     308

        (3)入驻企业分析     312

        (4)支柱产业分析     313

        (5)招商策略分析     314

        (6)发展思路分析     318

        8.2.2 成都金牛高科技产业园     318

        (1)产业园区概况     318

        (2)园区配套情况     320

        (3)园区定位分析     320

        (4)招商政策分析     321

        (5)发展思路分析     322

        8.2.3 成都现代工业港 323

        (1)产业园区概况     323

        (2)园区规划分析     323

        (3)园区定位分析     323

        (4)招商策略分析     324

        (5)发展思路分析     326

        8.2.4 西航港经济开发区     332

        (1)产业园区概况     332

        (2)园区规划分析     333

        (3)投资优势分析     334

        (4)招商策略分析     335

        (5)发展思路分析     345

        8.2.5 成都武侯新城     346

        (1)产业园区概况     346

        (2)规划建设分析     347

        (3)园区定位分析     348

        (4)招商策略分析     349

        (5)发展思路分析     350

         

    第三部分 前景预测篇

    第九章 成都产业园区投资前景分析     353

      9.1 成都产业园区项目的必要性研究 353

        9.1.1 国家政策要求     353

        9.1.2 经济发展要求     360

        9.1.3 产业升级要求     360

        9.1.4 环保发展要求     361

        9.1.5 资源发展要求     361

      9.2 成都产业园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62

        9.2.1 经济可行性 362

        9.2.2 政策可行性 362

        9.2.3 技术可行性 362

        9.2.4 财务可行性 362

        9.2.5 管理可行性 363

        9.2.6 投资必要性 363

      9.3 成都产业园区投资变量因素研究 363

        9.3.1 政策变量     363

        9.3.2 市场变量     363

        9.3.3 经营变量     363

        9.3.4 人才变量     364

        9.3.5 技术变量     364

      9.4 成都产业园区投资前景分析 364

        9.4.1 成都产业园区发展方向     364

        (1)产城融合     364

        (2)定位精准化、差异化  365

        (3)运营管理专业化  365

        (4)互联网化     365

        9.4.2 新兴产业创业成都,有前途     366

        (1)国家蓝图     366

        (2)成都路径     366

        9.4.3 产业地产渐成气候 全国投资者追捧成都       371

        (1)产业西移产业商业将获长足发展     371

        (2)中调规划成都产业商业发展机遇     371

         

    第十章 成都产业园区投融资分析研究 373

      10.1 产业园区投资形势分析      373

        10.1.1 产业园区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373

        10.1.2 “十二五”期间全国兴起产业园投资热潮   373

        10.1.3 高新区转型下的投资机会分析       375

      10.2 产业园区建设融资分析      377

        10.2.1 企业融资模式   377

        (1)政府特殊支持融资     377

        (2)通过银行贷款融资     377

        (3)社会资金     377

        10.2.2 项目融资模式   377

        (1)特许经营(BOT模式)     377

        (2)公私合营(如PPP模式) 377

        (3)施工方垫资承包  378

        (4)使用者预付费     378

        10.2.3 其他融资模式   378

      10.3 2015-2020年产业园区投资机会 387

        10.3.1 产业园投资吸引力   387

        10.3.2 产业园增长动力分析       389

        10.3.3 产业园区域投资潜力分析       391

      10.4 2015-2020年产业园区投资风险及防范     392

        10.4.1 市场风险   392

        10.4.2 经营风险   392

        10.4.3 政策风险   392

        10.4.4 人才技术风险   392

      10.5 成都产业园区行业三胜建议      393

        10.5.1 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方向   393

        10.5.2 产业园区主要投资建议   394

        10.5.3 成都产业园区融资分析   394

         

    第十一章 成都产业园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96

      11.1 产业园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396

        11.1.1 产业园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396

        11.1.2 成都产业园区面临的困扰分析       396

        11.1.3 低碳产业园建设大跃进亟需规范化       397

        11.1.4 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原则及思路   397

        11.1.5 城市产业园的定位策略与模式选择       398

      11.2 产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99

        11.2.1 成都产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       399

        (1)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399

        (2)过渡依赖土地经营     399

        (3)不顾及环境成本  399

        (4)园区企业没有形成共生体系     400

        11.2.2 产业园区的规划对策分析       400

      11.3 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困惑及对策      401

        11.3.1 发展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困惑       401

        (1)发展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意识不强  401

        (2)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不够成熟  401

        (3)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制度和政策不够完善     401

        11.3.2 发展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对策       402

        (1)正确认识发展产业园区循环经济     402

        (2)建立健全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服务机构     402

        (3)健全园区内部的资源节约管理制度  403

        (4)突出园区空间功能布局     403

         

    第四部分 商业模式篇

    第十二章 产业园区开发商业模式解析 404

      12.1 园区开发的盈利方式   404

        12.1.1 产业园区开发的四大商业模式       404

        (1)BT模式       404

        (2)土地补偿模式     405

        (3)利润分成模式     405

        (4)PPP模式     406

        12.1.2 产业园区四大开发模式优劣势分析       408

        12.1.3 产业园区投资开发的创新模式       409

      12.2 产业园区的市场定位   411

        12.2.1 各类园区投资效益和增长潜力的评价   411

        12.2.2 开发商对产业园区的定位策略与案例   411

        (1)产业定位     412

        (2)客户定位     413

        (3)产品定位     413

        12.2.3 园区开发的区域市场定位       414

      12.3 园区开发的资本运作模式   422

        12.3.1 传统土地开发融资方式评价   422

        12.3.2 产业园区探寻多元化融资之路       427

        12.3.3 房地产信托方式及案例分析   429

        (1)贷款型信托及案例     429

        (2)股权型信托及案例     433

        (3)权益型信托及案例     442

        12.3.4 普洛斯REFITs运作案例解析 445

        (1)以基金模式实现轻资产扩张     445

        (2)围绕基金重整业务架构     448

        (3)基金模式撬动资金杠杆     450

        (4)收益来源多样化,回报率提升  451

        (5)提前兑现开发收益和回笼资金  454

        (6)轻资产、高周转运营  456

        12.3.5 部分国家级开发区融资模式的成功经验       456

        (1)针对土地开发的融资模式  456

        (2)针对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     457

        (3)针对开发区内产业或企业的融资模式和金融创新  457

      12.4 园区开发商商业模式中的渠道通路   458

        12.4.1 产业园区的营销策略       459

        (1)定位策略     459

        (2)产品策略     459

        (3)价格策略     460

        (4)渠道策略     460

        (5)促销策略     460

        12.4.2 产业园区的招商策略       461

        (1)明确产业园区招商的目标  461

        (2)产业园区区的定位策略     461

        (3)产业园区销售的价格策略  461

        (4)合作方式策略     462

        (5)产业园区广告宣传策略     462

        (6)跟踪服务策略     462

      12.5 园区开发商商业模式中的核心关系   463

        12.5.1 园区与产业——园区运营必须以发展产业为目标       463

        12.5.2 园区与城市——园区发展需要与城市发展建立互动   463

        12.5.3 园区与企业——园区运营应以关注和满足企业核心需求为主要任务       464

         

    第十三章 典型园区开发商商业模式解析——轻资产模式      465

      13.1 园区孵化+地产开发模式——华夏幸福    465

        13.1.1 华夏幸福发展历程与现状       465

        13.1.2 华夏幸福的发展战略定位       467

        13.1.3 华夏幸福产品系列与定位       468

        13.1.4 华夏幸福园区的开发情况       469

        13.1.5 华夏幸福园区的经营情况       471

        13.1.6 华夏幸福的商业模式解析       474

        (1)战略视角     474

        (2)经营模式     474

        (3)盈利模式     475

        (4)先发优势     475

        (5)商业模式     476

        (6)模式解读     477

      13.2 专业开发+基金运作模式——普洛斯 479

        13.2.1 普洛斯发展历程与现状   479

        13.2.2 普洛斯的发展战略定位   482

        13.2.3 普洛斯的物流业务体系   485

        13.2.4 普洛斯园区的开发情况   488

        13.2.5 普洛斯园区的经营情况   491

        13.2.6 普洛斯的商业模式解析   491

        (1)业务模式     491

        (2)战略布局     492

        (3)园区特点     492

        (4)客户定位     492

        (5)开发模式     492

        (6)盈利模式     493

        (7)招商推广     493

        (8)借鉴意义     493

         

    第十四章 典型园区开发商商业模式解析——重资产模式      495

      14.1 多园区快速复制模式——天安数码城      495

        14.1.1 天安数码城发展历程与现状   495

        14.1.2 天安数码城的发展战略定位   497

        14.1.3 天安数码城园区的开发情况   501

        14.1.4 天安数码城园区的经营情况   503

        14.1.5 天安数码城的商业模式解析   506

        (1)运营模式     506

        (2)商业模式     508

        (3)模式解读     509

        (4)模式核心     510

        (5)资源整合     510

      14.2 单一园区投资运营模式      512

        14.2.1 张江高科   512

        (1)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512

        (2)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  513

        (3)公司产品系列与定位  514

        (4)公司园区的开发情况  515

        (5)公司园区的经营情况  517

        (6)公司的商业模式解析  520

        14.2.2 陆家嘴       521

        (1)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521

        (2)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  521

        (3)公司园区的开发情况  531

        (4)公司园区的经营情况  532

        (5)公司盈利模式转型分析     535

        (6)公司现行商业模式解析     536

        14.2.3 浦东金桥   536

        (1)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6

        (2)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  537

        (3)公司园区的开发情况  537

        (4)公司园区的经营情况  539

        (5)公司的产业导向解析  542

        14.2.4 南京高科   543

        (1)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543

        (2)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  544

        (3)公司园区的开发情况  544

        (4)公司园区的经营情况  545

        (5)公司的商业模式解析  548

        14.2.5 金融街       549

        (1)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549

        (2)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  549

        (3)公司园区的开发情况  550

        (4)公司园区的经营情况  551

        (5)公司的商业模式解析  554

         

    第十五章 典型园区开发商商业模式的对比评价       558

      15.1 产业园区开放商类型   558

        15.1.1 传统房企开始转型   558

        15.1.2 产业地产商开始大肆布局       558

        15.1.3 制造企业、电商向产业地产延伸   559

        15.1.4 金融资本开始青睐产业地产   559

      15.2 不同产业园区开发商模式对比   560

        15.2.1 地产开发商模式       560

        15.2.2 产业新城开发商模式       561

        15.2.3 产业投资商模式       563

        15.2.4 基金投资商模式       564

      15.3 成都产业园区金融吸纳能力的投入产出分析   565

        15.3.1 成都产业园区演进历程的经济分析       565

        (1)成都产业园区演进历程     565

        (2)产业园区要素集聚过程     566

        (3)成都产业园区发展的金融支持  566

        15.3.2 成都产业园区金融吸纳能力评价   567

        (1)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568

        (2)指标选取及测算结果分析  569

        (3)影响产业园区金融吸纳能力的原因分析  571

        15.3.3 结论及建议       573

         

    第五部分 园区规划篇

    第十六章 成都产业园区定位及规划     574

      16.1 成都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   574

        16.1.1 成都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       574

        16.1.2 成都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       574

      16.2 产业园区产业链搭建   575

        16.2.1 成都产业园区产业结构   575

        16.2.2 成都产业园区产业链条的设计       575

      16.3 产业园区的规划布局   575

        16.3.1 成都产业园区用地布局   575

        16.3.2 成都产业园区各功能区的建设规模       575

      16.4 成都产业园区保障体系      577

        16.4.1 成都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577

        16.4.2 成都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搭建   579

        16.4.3 成都产业园区运营模式设计   583

         

    第十七章 成都产业园区投资成本与收益估算    587

      17.1 成都产业园区经济效益评估      587

        17.1.1 产业园区投资估算   587

        (1)成都产业园区总投资估算  587

        (2)成都产业园区分阶段投资估算  587

        17.1.2 成本估算估算   588

        17.1.3 产值估算   589

        17.1.4 销售收入估算   589

        17.1.5 销售税金估算   589

      17.2 成都产业园区社会效益评估      589

      17.3 成都产业园区生态效益评估      590

      17.4 成都产业园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590

        17.4.1 目标适应性指标       590

        17.4.2 经济适应性指标       590

        17.4.3 社会适应性指标       590

         

    第十八章 成都产业园区招商策略分析 592

      18.1 产业园区的招商流程介绍   592

        18.1.1 确立目标   592

        18.1.2 广泛搜集各方面资料       592

        18.1.3 制订各类招商方案   593

        18.1.4 比较选择各类招商方案   593

      18.2 产业园区建设行业招商分析      594

        18.2.1 企业入园行为分析   594

        18.2.2 产业园区招商环境   595

        18.2.3 产业园区招商定位   596

        18.2.4 产业园区招商标准   596

        18.2.5 产业园区招商方式   597

        (1)中介招商     597

        (2)产业招商     597

        (3)网络招商     597

        (4)其他招商方式     598

      18.3 产业园区的招商策略探究   598

        18.3.1 定位策略   598

        18.3.2 价格策略   600

        18.3.3 合作方式策略   600

        18.3.4 广告宣传策略   600

        18.3.5 跟踪服务策略   601

      18.4 开发区招商引资策略   601

        18.4.1 2014年成都开发区招商策略   601

        18.4.2 开发区招商引资营销策略       603

        18.4.3 开发区招商引资发展策略       604

        18.4.4 开发区服务外包策略分析       605

        (1)区域视角中的服务外包     605

        (2)地方视角中的服务外包     609

        (3)开发区服务外包发展策略  611

         

    第十九章 成都产业园区运营策略分析 613

      19.1 产业园主要投资模式   613

        19.1.1 产业园开发模式       613

        19.1.2 产业地产商模式       613

        19.1.3 综合运作模式   614

      19.2 产业园建设融资渠道分析   614

        19.2.1 产业园建设行业发展的难题:资金与管理   614

        19.2.2 资金与管理产业地产的资本特点   617

        19.2.3 目前国内主要融资渠道   617

        19.2.4 多元化的融资发展方向分析   620

      19.3 提升产业园投资环境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621

        19.3.1 促进产业集群方面   621

        19.3.2 完善生产要素方面   623

        19.3.3 拓展需求条件方面   623

        19.3.4 主导企业发展方面   624

        19.3.5 品牌营销推广方面   624

      19.4 三胜咨询产业园运营建议   625

        19.4.1 运营策略建议   625

        19.4.2 投资策略建议   646

     

    图表目录

    图表:中部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分布       33

    图表:中部城市群结构       34

    图表:中部五省物流网络层次图       36

    图表:新兴产业的形成机制       52

    图表:2009年中国十大新兴产业排行      53

    图表: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路径构成框架    56

    图表:成都产业园区分布(1)  85

    图表:成都产业园区分布(2)  86

    图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本情况       87

    图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88

    图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       89

    图表:成都龙潭都市工业园规划       91

    图表:成都龙潭都市工业园基本情况       92

    图表:金牛高科技产业园基本情况    94

    图表: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基本情况       96

    图表:锦江工业集中发展区基本情况       98

    图表:成都市工业园占地面积汇总表       101

    图表:成都各园区主导产业       102

    图表:中国南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规划       105

    图表:中国商飞民机示范产业园规划       106

    图表: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119

    图表: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119

    图表:第三个阶段,创新突破阶段    120

    图表:第四个阶段,现代科技都市    120

    图表:我国产业园区口碑排行    131

    图表:我国产业园区用户关注度排行       132

    图表:我国产业园区土地均价排行    133

    图表:我国产业园区投资强度排行    134

    图表:我国产业园区税收要求排行    135

    图表:2009年至今全国商品房和住宅累计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同比增速      145

    图表:2009年至今全国商品房和住宅单月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同比增速      146

    图表:2009年至今累计房地产和住宅开发投资及其同比增速      146

    图表:2009年至今单月房地产和住宅开发投资及其同比增速      147

    图表:2009年至今全国房屋累计新开工和施工面积及其同比增速      147

    图表:2009年至今全国房屋单月新开工和施工面积及其同比增速      148

    图表:2005年至今全国商品房和住宅销售均价及其同比增速      148

    图表:2009年至今全国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及2015年1-4月资金来源同比增速  149

    图表:2009年至今全国开发企业各项资金来源占比      149

    图表:产业地产历史发展阶段    171

    图表:全球四次产业转移    171

    图表:我国产业升级的两个层面       172

    图表:2014年工业用地新政引爆市场      173

    图表:2014年自贸区效应持续发酵   174

    图表:2014年非标行业对于产业地产市场的有力加速   175

    图表:2014年产业地产政策季迎来43号文和62号文   176

    图表:成都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    203

    图表:2014年成都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浓度      204

    图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243

    图表:工业园区运营模式    259

    图表:工业园区运营模式对比分析表       260

    图表:工业园区盈利模式对比分析表       261

    图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    273

    图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类型分布    274

    图表:产业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       274

    图表:混合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       275

    图表: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区位    319

    图表:西航港开发区规划    333

    图表:西航港开发区交通    334

    图表:由项目发起人独立地安排融资及承担融资责任图解    380

    图表:一个以上的项目发起人成立单一目的子公司参与合资项目图解       381

    图表:发起人共同合资成立项目公司共同安排项目融资和建设图解    382

    图表:20世纪8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一个运煤港口项目的建设实例     383

    图表:生产支付融资结构    384

    图表:油田开发项目产品支付的结构       385

    图表:一个生产贷款的债务安排       386

    图表:以杠杆租赁为基础的项目融资结构       387

    图表:不同商业模式对比情况    407

    图表:产业园区投资开发模式    409

    图表:贷款性信托的操作模式简图    429

    图表:贷款型信托的融资方式简图    430

    图表:A、B、C的股权关系图   430

    图表:Y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息表    432

    图表:Y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交易结构图    432

    图表:股权型信托的操作模式简图    433

    图表:股权型信托的融资方式简图    434

    图表:A、B、C公司股权关系图      435

    图表:Y项目客户群定位一览表       436

    图表:Y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437

    图表:Y项目成本利润测算简表       438

    图表:X信托*A公司Y项目股权投资计划资金信托计划基本信息表  438

    图表:X信托*A公司Y项目股权投资计划资金信托计划交易结构图  439

    图表:信托资金管理    440

    图表:信托公司对A公司的监控方式       440

    图表:信托资金退出方式    441

    图表:权益型信托的操作模式简图    442

    图表:T 信托—A+C 特定资产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简要信息表  443

    图表:信托—A+C 特定资产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交易结构图      444

    图表:普洛斯管理物业数量的增长    446

    图表:普洛斯旗下管理资产的可租面积增长    447

    图表:普洛斯实际控制资产的投资规模增长    448

    图表:物流地产企业的基金模式       449

    图表:普洛斯实际控制资产与表内资产的增长比较       450

    图表:普洛斯的基金杠杆    451

    图表:基金模式下杠杆率的提升       451

    图表:普洛斯基金份额收益及管理费和业绩提成    452

    图表:普洛斯基金模式下收入结构的变化       453

    图表:普洛斯基金模式下净经营利润贡献比例的变化    453

    图表:普洛斯基金模式下对回报率的影响       454

    图表:普洛斯开发部门的销售增长    455

    图表:华夏幸福业务模式    469

    图表:华夏幸福园区项目一览    470

    图表:2014-2015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471

    图表:2014-2015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472

    图表:2014-2015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472

    图表:2014-2015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472

    图表:2014-2015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分析     473

    图表:2014-2015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473

    图表:2014-2015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474

    图表:2014-2015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收益分析     474

    图表:华夏幸福商业模式    476

    图表:园区+地产模式  478

    图表:业务结构实现短中长期收益与现金流平衡发展    478

    图表:普洛斯业务模式       482

    图表:天安数码城战略布局图    496

    图表:天安数码城发展历程图    496

    图表:天安数码城产品定位       497

    图表:天安数码城品牌建设(1)     500

    图表:天安数码城品牌建设(2)     500

    图表:天安数码城核心竞争力    501

    图表:天安数码城园区介绍       502

    图表:天安数码城模式关键词解读    506

    图表:天安数码城模式"5E"原则       507

    图表:天安数码城发展经历的阶段    508

    图表:天安数码城产品线    508

    图表:天安数码城盈利模式       509

    图表:天安数码城商业模式解读       509

    图表:2013-2014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517

    图表:2013-2014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517

    图表:2013-2014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518

    图表:2013-2014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518

    图表:2013-2014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分析  519

    图表:2013-2014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519

    图表:2013-2014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520

    图表:2013-2014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收益分析  520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532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533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533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533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分析     534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534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535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收益分析     535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539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539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540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540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分析  541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541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542

    图表:2014-2015年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收益分析  542

    图表:2014-2015年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545

    图表:2014-2015年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546

    图表:2014-2015年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546

    图表:2014-2015年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546

    图表:2014-2015年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分析     547

    图表:2014-2015年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547

    图表:2014-2015年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548

    图表:2014-2015年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收益分析     548

    图表:2014-2015年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551

    图表:2014-2015年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551

    图表:2014-2015年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552

    图表:2014-2015年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效率分析  552

    图表:2014-2015年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分析  553

    图表:2014-2015年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分析  553

    图表:2014-2015年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554

    图表:2014-2015年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收益分析  554

    图表:地产开发商的商业模式    560

    图表:产业新城开发商的商业模式    562

    图表:产业投资商的商业模式    563

    图表:基金投资商的商业模式    564

    图表:成都市产业园区金融吸纳能力测算结果       570

    图表:2010年成都市产业园区分圈层金融吸纳能力指标      572

    图表:产业的定位策略       574

    图表:政府投资公共服务平台的流程       580

    图表:劳动力成本驱动下的国际服务外包流动       605

    图表:亚洲四国发展服务外包环境对比    606

    图表:国际发包商眼中不同国家不同服务外包行业成熟度对比    607

    图表:程序员的年平均工资及工资增速    607

    图表:现代设计服务产业链       608

    图表:联东U谷产业业态   626

    图表:产业战略规划导图    645

    图表:产业微笑曲线    646

    图表: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行业       647

    图表:各地区产业地产需求主要动力       647

    图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648

    图表:天津、广东、福建、上海四大自贸区功能定位    649

    图表:产业占优    649

    图表:产业新城的发展历程       650

    图表:产品精细化、定制化       651

    图表:产业地产服务链条    651

    略……


    报告搜索: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
    在线咨询
      随着我国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加大,以及房地产市场遭调控遇冷,房地产开发与产业相结合趋热背景下,成都产业园迎来快速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2》显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数量为57033个,从业人员10736442人,实现总产值1056796254万元,全年收入1334251300万元,净利润84841681万元,实交税金68167084万元,年出口额31806014万美元。农业园方面,农业园遍地开花,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规模以上农业园区30000家。科技园方面,大约有86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034家企业孵化器(统称以上三类国家级园区为国家科技园区)。物流园方面,2012年我国共有各类物流园区共计754家,对比2006年的207家,增长264%,与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长58.7%。创意园方面,我国目前有创意产业园1216家,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总部经济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京、沪、粤为龙头的“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吸引地区总部的态势。同时深圳、杭州、南京、青岛、武汉都把发展总部经济、建设总部经济园区作为新的经济发展亮点。

      产业园区建设与传统房地产开发具有部分替代性。而当前国家对传统房地产项目不断地进行调控,这也客观上为成都产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经营空间,减少了产业地产的投资风险,提高了园区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吸引了更多传统住宅房地产开发商的目光。同时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在各地“十二五”规划中,产业园的上马和扩建令人瞩目,如贵州要建设百余个特色产业园、重庆要建设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两大基地、黑龙江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安徽要形成10个左右的新兴产业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各地千亿级的产业园规划就有十余个,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或将进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的高峰期,投资规模数万亿元。

      成都产业园区逐渐成为成都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着区域整体实力提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产业地产开发及运营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企业和运营商的经验不足,加之在开发过程中会面临地方政府的干预,容易出现过度追求税收、缺乏对园区系统科学的专业规划、吸引追求低成本和低税收的产业进驻等问题,容易引发区域集聚效应差、土地利用效率偏低、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忽视构建产业环境、配套不平衡、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等诸多问题。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产业园区的生态化。不少地方提出建立生态型产业园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和新型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绿色制造基地。显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舒适、生态良好”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这是今后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三胜咨询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开发区协会、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成都统计局、成都国土资源局、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以及专业研究机构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对成都产业园及各子类产业园的发展状况、关联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园运营管理、发展趋势、盈利模式、招商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成都产业园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成都产业园面临的问题、园区及开发企业的策略等。报告还对产业园进行了趋向研判,是产业园运营、开发企业、服务、投资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成都产业园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和园区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报告价值

    订报告大礼
    订购流程

    购买报告仅需3步

    • 来电或在线洽谈购买细节
    • 填写并发送报告订购表
    • 通过银行汇款支付购买款项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公司资质

    公司资质

    手机扫描二维码区域
    部分客户案例
    部分客户案例logo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公司文化 核心优势 主营业务 调研网络 精准数据 联系我们
    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 专题报告 定制报告 报告介绍 报告价值 研究团队 研发流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报告 募投可研 项目申请 资金申请 能评报告 稳评报告 典型案例
    商业计划书
    融资计划投融指南 格式模板 编撰要点 特色服务 服务优势 经典案例
    咨询服务
    商业策划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上市咨询 产业规划 策划咨询 管理咨询
    客户服务
    服务承诺 订购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成功案例 在线反馈 帮助中心

    深圳运营机构:深圳市三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中国凤凰大厦1栋19A 邮编:518035 三胜咨询官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