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是今年郑州、武汉第三次加码调控力度,也意味着国内楼市开启了第三轮密集调控。从年初局部调控到10月集中发文,再到眼下加码升级、范围扩容,“调控”二字贯穿了整个2016年内地楼市。
2016年伊始,在“去库存”“加杠杆”等利好政策下,国内房地产销量、房价、新开工等多项主要指标达到了近年来同期高位,调控组合拳由此纷至沓来。
最早收紧政策的地区包括上海、深圳以及2016年的房价上涨“四小龙”(苏州、合肥、厦门、南京),尤其以沪深两地的“3·25”新政内容最为严厉。不过,“恐慌式抢房”情绪依旧在多个热点城市蔓延。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速连续三个月达到50%以上的历史高点。
亢奋的市场情绪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警觉,一张整体调控大网迅速铺开。北京9月30日推出的“京八条”,拉开了年内最强调控的序幕。随后,上海、深圳等陆续推出升级措施,并蔓延到全国逾20个城市。
风声变了,严厉落实执行新政成为10月以来的主旋律,房企、中介、银行、媒体等各个相关环节无一幸免,均面临不同的检查整改行动。如今,郑州、武汉等地的表态,代表政策加码小高潮也已到来。
据统计,目前,全国重启“限购令”的主要城市达到22个,虽然规模不及2011 年期间的40余个城市范围,但无论是政策收紧力度,还是执行严厉程度,均较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22个城市的市场规模对全国影响力不容小觑。一线城市中,上海、深圳非户籍人士的限购年限延长至5年,与北京一致为全国最严。此外,各地针对首付比例都作出不同程度上调,苏州、南京部分情况下首付比例甚至高达80%,上海更是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以及二套房的认定标准都升级为史上最严。
一路高歌的楼市从10月开始放慢了脚步,影响范围辐射到全国,而非单单受调控城市。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从前10个月的41.2%、26.8%,回落至前11个月的37.5%和24.3%。从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房价指标看,8、9月份,百城房价环比分别上涨2.17%和2.83%,但国庆后的10月和11月,环比涨幅分别收窄至1.65%和0.88%。
一周内的两次中央表态,事实上已经为2017年楼市定了调。12月21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提出要“抑制房地产泡沫”。这是继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再次强调这一问题,也是今年以来中央第四次提及资产泡沫相关问题。
“抑制房地产泡沫”与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共同构成了2017年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国内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判断,除了精准打击投资行为之外,接下来,重新梳理和设计中国房地产的基本制度将成为“重中之重”
中国房地产业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一路快速发展的,到如今已经积累了太多泡沫,社会呼吁抑制房价的呼声也越来越多,这次全国范围内主要城市的重启“限购令”,对房价的调控有着积极的影响。
- 调控重回中国房地产业政策重心 明年房市怎么走?
- 上海或着手整顿类住宅产品 或为加深市场调控信号
- 监管层严禁资管产品输血热点楼市 16城住宅项目
- 住建部:热点城市楼市降温 明年大力支持居民自住
- 济南本市户籍家庭限购2套住房 房企买地违规两年
- 22城重启楼市限购令 2017年定调建立长效机
- 住建部:热点城市楼市降温 明年大力支持居民自住
- 中央这些改革信号 将影响你明年的买房决定
- 明年重大水利工程在建投资规模超9000亿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