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东北玉米首现国际竞争力 市场化收购新政促购销加快

农林牧渔  2016-11-24 9:05:37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东北新季玉米陆续上市。《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粮价走低、信贷支持等利好因素影响下,东北玉米购销进度快于上年。

  不过,随着农民集中还贷和“两节”消费的变现需求越来越迫切,黑龙江省大量玉米集中上市与省内企业加工能力弱、贸易商入市谨慎的购销矛盾越来越大。地方干部建议,大力开拓粮食销售市场,提高玉米深加工能力,加快玉米市场流通。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东北玉米价格与进口玉米到岸价基本差不多,多年来首次具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遏制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同时也有利于加快东北玉米向关内销售。
  
  购销进度

  明显快于去年同期

  进入11月,黑龙江省新季玉米陆续上市。在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门前,满载玉米的挂车一辆挨着一辆。在肇东市通往临县兰西县的公路一侧,排队卖粮的车辆绵延数公里。

  肇东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是该省玉米产量较大的县市。这里集聚了多个玉米深加工企业,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生产各类氨基酸。该公司门前排队卖玉米的车辆没有那么多,但“每天也都排三四里地,有时候农民得排3天才能卖出去”。

  “黑龙江垦区红兴隆管理局甚至组织车队来销售,一下就来60多辆车,都是垦区干部领着过来的。”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福介绍,目前公司收购的玉米主要来自黑龙江北部的农垦地区,那边玉米是早熟品种,收割时可以直接脱粒。当地农村的玉米水分大难脱粒,只零星上市。

  肇东市副市长闫德久介绍,当地这两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分别于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开秤。从肇东市往北,《经济参考报》记者驱车来到黑龙江省另一个玉米生产大县青冈。这个县耕地面积256万亩,其中玉米223万亩。

  青冈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门前排队车辆虽不多,但企业“想收多少玉米,就有多少”,粮源很多。公司采购部负责人赵路军介绍,刚开始公司每天收购3000吨左右,现在每天收购玉米已达4000吨,和每天的加工量差不多,基本不存粮。

  根据国家粮食局官网数据,截至11月10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980万吨,同比增加406万吨。其中:内蒙古收购112万吨,同比增加68万吨;辽宁305万吨,同比增加279万吨;吉林139万吨,同比增加30万吨;黑龙江424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

  据黑龙江省粮食部门市场监测显示,目前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均价每斤0.68元左右,贸易企业市场收购均价0.63元/斤左右,全省玉米市场收购价格区间0.6-0.74元之间。

  与往年把玉米卖给当地中储粮粮库不同,黑龙江省同江市绿农现代农机合作社今年把玉米卖给了浙江经销商。来自浙江的玉米收购商林兴明说,今年东北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后,玉米大幅降价,东北玉米运输至华北、浙江开始有利润空间形成,前来收粮的南方客户明显增多。

  中谷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办事处已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收购20多万吨玉米。办事处总经理李善堂说,目前黑龙江新玉米到华北地区价格在0.9元/斤左右,而华北新玉米价格在0.87-0.95元/斤不等。“可见,华北玉米在主销区玉米市场中的比价优势丧失,用粮企业及贸易商转向东北采购的情况越来越多。”李善堂说。

  多重“利好”刺激

  企业加工量增大


  随着玉米价格下降,黑龙江省很多玉米加工企业都加大马力扩产能。在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厂区内,院内焊接工人仍在紧张忙碌,厂房内的技工正在进行新增产能设备的最后调试。

  “知道调整玉米临储政策后,公司第一时间扩大了产能。”王成福说,公司原来的年玉米加工能力是30万吨,今年一下增加到75万吨,翻了一番还多。“今年一斤玉米就降了3毛钱,这是公司的最大利好”。

  年加工玉米120万吨的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今年7月就增加了10万吨加工能力,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加工玉米可达240万吨。今年内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能力可由180亿斤增加到220亿斤。

  除玉米价格下降外,针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补贴也是让企业大幅扩产能、满负荷开工的重要原因。黑龙江计划对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万元或年加工能力10万吨及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给予补贴,每吨补贴300元。预计全省享受补贴政策的企业可达29户,采购加工量110亿斤左右。省级财政负担的9.9亿元将从省粮食风险基金中解决。

  随着新玉米上市,贸易商也加快收购步伐。黑龙江北部县逊克的粮食贸易商侯宝柱说,他和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正在大量收购玉米,目前已收购7000多吨。

  不仅要有人收粮,还要有钱收粮。黑龙江省粮食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黑龙江省农信社利用支农再贷款对30万吨以上规模玉米深加工企业,给予低息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目前审批额度6.15亿元,已经发放3.5亿元。其他商业银行对部分企业也有贷款支持。

  王成福说,黑龙江农业担保公司给企业担保,龙江银行放贷4000万元,目前企业的收购资金还能保证。同其他商业银行也在谈贷款问题,预计银行还能支持七八千万元。

  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管清进说,当前公司也有贷款支持,主要来自商业银行。据悉,黑龙江省政府还决定成立黑龙江省信用保证基金,规模暂定1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收购玉米。

  “经纪人”入市谨慎

  收储矛盾或后期集中


  一些地方干部介绍,如今农民销售玉米,大都不是自己把玉米拉运到粮食收购企业销售,多是通过粮食经纪人销售。与一些大型加工企业和贸易商相比,今年很多粮食经纪人入市收购玉米非常谨慎。

  黑龙江省讷河市粮食经纪人王维国说,今年玉米收上来之后卖给当地养殖企业,但养殖企业需求有限,收的玉米也不多。“今年不像往年那样有国储托底,要是收上来之后卖不出去,就得‘烂’在手里。”王维国说,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找不到下家就不敢大量收购”。

  青冈县粮食局副局长陈甫说,每年进入十月,玉米加工企业和大小贸易商就开始大范围收玉米,有烘干塔的粮点大都开始烘干。但今年当地大部分贸易商和粮食经纪人都没启动收购,主要是担心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青冈全县80多个玉米收购主体,前段时间开始收购的不超10家。

  黑龙江省粮食部门分析,目前农民手中玉米数量大与购销企业谨慎入市的矛盾突出。按今年全省玉米产量1000亿斤、省内各类加工企业转化消耗玉米420亿斤计算,预计将有580亿斤玉米要销往省外。但秋粮购销启动以来,社会多元主体入市谨慎,经营策略都是“以销定收”、“边销边加边收”,不愿多存粮。特别是当前铁路运力极度紧张,制约了黑龙江玉米外销,造成部分地区玉米积压,贸易商放缓收粮,影响了玉米市场化收购顺利推进。

  针对11月末农民还贷集中期来临,“两节”集中消费和安排明年春耕生产等变现需求更加紧迫的形势,地方干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协调力度,在玉米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年,推动更多央企积极带头入市收购。在协调今年中央储备粮轮换和一次性储备玉米轮入计划时,向黑龙江省重点倾斜。

  同时,进一步提高玉米精深加工能力。在目前黑龙江省已有240亿斤玉米加工能力基础上,进一步鼓励支持现有企业扩大规模,大力招商引资上项目,加快新上一批玉米淀粉、燃料乙醇、食用酒精、蛋白饲料等玉米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玉米加工转化量。建议支持黑龙江省新增燃料乙醇产能500万吨。

  此外,大力开拓粮食销售市场。把开拓粮食市场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保障措施,加大产销合作力度,主动为销区企业收购、储存、加工、运输粮食提供便利条件,保障已签订协议履约率,加强与销区地方储备增储工作衔接,增加粮食外销量。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742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渔业发展态势良好,渔业转型进行时

渔业,是人类利用水域中生物的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产业部门。渔业是国民经济的一...[详细]

冷链物流加速发展,制冷设备需求崛起

近年冷链物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但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很大。城镇化的趋势是冷链物流行业长...[详细]

物流行业平稳增长, 国民经济的支撑和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大力发...[详细]

物联网高速发展,需求不断被激发

物联网,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详细]

户外用品市场趋于饱和,销售渠道多元化

户外用品指的是参加各种探险旅游及户外活动时需要配置的一些设备。根据中国户外用品零售行业商会(CORA)的分类,...[详细]

互联网约租车成趋势,相关政策保驾护航

网络预约出租车服务推动传统出租车市场转型升级。网络预约出租车提升了叫车效率,弥补了传统出租车模式无法覆盖的服务...[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