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潜在缺口超3万亿
几年前,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说:“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风投的又一座金矿。”如今,数据验证了这一判断。
根据实时电影票房网的统计,截至11月8日15:00,《湄公河行动》累计票房达11.7亿元。
根据文化部公布的数据,中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人民币,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元左右,缺口超3万亿元。
PE/VC和文化产业天生是一对
与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有着自身鲜明的特性:产业链形态非常多样并且能够与其他产业高度兼容和渗透。因此,文化产业投资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
诺亚财富相关人士认为,文化产业的投资和PE/VC(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结合得非常好,因为PE/VC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这使PE/VC得以将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成长中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核心资源和要素以高度灵活的方式充分地加以整合。
文化产业投资的另一个特点是长周期。这是由于文化产业具有特殊性,其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一致。因此,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往往具有滞后性,不像某些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够马上让投资者见到回报。所以,文化产业的投资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而这一点与PE/VC也是最契合的。PE/VC基金的投资周期通常会有五至八年,与培育文化产业企业的周期高度契合。
中国文化产业有广阔投资空间
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同样在大幅增加,随着国内文化企业的快速壮大发展、国家竞争力加强,文化产品的出口预计也将快速增长。
市场需求如此巨大,但是目前国内文化产业的实际供给能力有限,远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比重为2.37%,至2014年上升至4%,而美国这一数值高达25%。供给与需求间的落差预示了文化产业的广阔市场空间,这也吸引了众多PE/VC资金的进场。
- 三大视频网站版权受制于人 纷纷砸钱自制内容
- 网红成长指南:颜值仍是第一要求 收入差距巨大
- 电影产业促进法静待细化 包括如何打击盗版等问题
- 三大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出炉 总规模累计达9000
- 失信主播黑名单制有杀伤力 互联网直播遇全新治理
- 体育需求呈多样化发展 小众运动项目快速崛起
- 保险机构养老金投资调查样本:产品多元化布局征途
- 电影产业促进法表决通过 规范市场戳破虚浮泡沫
- 义务教育禁设营利性民办学校 投融资格局将重塑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