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期部分扰动因素消退,月初流动性存在自我修复的动力,2日,尽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转向净回笼资金,但货币市场流动性仍延续改善的势头,主要回购利率继续走低。2日,银行间市场上,隔夜回购利率跌近3bp至2.30%,指标7天回购利率继续大跌约22bp至2.51%。
交易员称,虽然央行公开市场投放缩水,但早盘即有大行股份制融出隔夜和7 天期限,满足了部分短期需求。隔夜上午整体融出量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其他期限均供大于求;午盘以后,资金持续宽松的状态,减点融出普遍。
交易员表示,月初流动性回暖进程还存有惯性,但后续影响流动性的不利因素依然不少,在主要回购利率降至前期均值水平附近后,下行空间已有限。
按之前公开市场操作情况看,待流动性逐步恢复稳定后,央行将适量调整公开市场资金投放力度,逆回购交易量会下调,加上存量逆回购到期回笼的影响,金融机构能够得到的增量资金支持或有限。
截至11月2日,央行逆回购存量仍高达14550亿元,处于2月中旬以来高位,这些逆回购将在未来一个月内陆续到期。数据进一步显示,从11月1日到11月8日,每个交易日逆回购到期量最低为1350亿元,最高达1850亿元。
交易员称,在月初资金面相对宽松时,央行可能仅对到期量进行中性甚至部分对冲,以适当控制存量逆回购规模,为未来操作腾挪空间,这会制约资金面回暖的程度,而大额逆回购到期可能会再次造成流动性的波动。
与此同时,外汇资金流出的持续影响仍不容轻视,尤其是随着市场对美联储升息预期上升,人民币汇率仍延续弱势,外汇占款很可能延续下滑的态势。另外,年底影响流动性的季节性因素多,机构在流动性管理时可能采取更保守策略,也会影响市场资金供给。
总的来看,短期流动性继续改善的余地或已有限,主要回购利率降至前期均值水平附近后,进一步下行动力不足。
- 央行今日开展700亿元逆回购 净回笼950亿元
- 前三季海外并购交易量逾1600亿美元 上市公司
- 中企海外并购遭遇成长的烦恼:近半盈利持平或亏损
- 人民币入篮满月 境外机构10月债券托管量续增
- 17省民间投资增速跑赢全国 吉林“逆势”增长1
- PMI回暖:补库存或短期带动 基建投资托底空间
- 央行10月通过MLF操作共计向市场净投放205
- 个人储蓄养老金政策萌动 基金业期盼尽快起步
- 从银行取不出美元说法调查:连续多日取会被查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