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CPI环比上涨0.2% 温和通胀或成下半年物价主基调

其他行业  2016-8-10 15:50:21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1.7%。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1.7%。

  专家表示,“温和通胀”将成为下半年物价运行的主基调,CPI以稳为主,PPI则大概率继续回升,年末增速有望由负归零。政策层面,虽然通胀持续下行,但货币政策空间并未打开,“宽财政,稳货币”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宏观政策的主要取向。

  放缓 猪肉价格回落致CPI涨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从环比看,7月CPI上涨0.2%,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强降雨气候对部分地区鲜菜价格影响较大。强降雨对鲜菜的生产和运输产生了较大影响,安徽、湖北、河北、北京鲜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16.2%、14.3%、13.3%和12.8%;二是暑期因素导致部分服务价格季节性上涨。受暑期出行人次增多的影响,飞机票和旅行社收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2.1%和6.5%;三是部分鲜活食品价格回落,猪肉价格环比连续上涨三个月后转为下降2.1%,鲜果和蛋价格环比继续下降。从同比看,7月CPI上涨1.8%,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1%,涨幅比上月回落14.0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猪肉价格涨幅大幅收窄,是造成CPI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下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从3月的7.6%下降至7月的3.3%,是带动CPI同比涨幅从2.3%下降至1.8%的主要原因。进入三季度后,猪肉价格开始回落,7月猪肉价格环比-2.1%,为近四个月首次下降;同比上涨16.1%,涨幅比上个月大幅收窄14个百分点,为年初以来最低同比涨幅。猪肉价格拉动CPI同比上涨0.42%,比上个月下降了0.29个百分点,是CPI涨幅收窄的重要原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非食品里面主要是什么在涨?相对于消费品来说,服务类的价格上行比较明显。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服务类的价格一直在上升。我们猜测这一点与楼市价格的上涨有关。”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非食品连续第二个月超预期。从具体分项来看,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环比价格分别上涨0.7%、1.4%,医疗保健历史同期水平为0.1%。今年1月CPI的分项重新划分和调整权重,并新增了“养老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居民支出增加较快的分类到“其他用品和服务”中,这是其增长较快的原因。

  回暖 PPI持续改善有利企业盈利

  7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由降转升,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保持了今年3月以来环比价格为正的总态势。

  余秋梅表示,PPI环比变动的特点为: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由降转升,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黑色金属矿采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由上月的下降转为7月的上涨2.5%、0.4%和0.2%;二是有色金属矿采选、纺织业等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此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继续上涨。

  据了解,PPI同比已经连续53个月负增长,但降幅连续七个月收窄。连平表示,7月大量工业产品价格整体保持微升态势,周频的钢材价格指数上升,螺纹钢、线材、盘螺等主要钢材建材价格都企稳微升。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中工业原料类价格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促进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连续五个月环比上涨,9大类购进产品中环比上涨的有6种,其中有色金属材料、纺织材料类价格上涨显著,分别为1.7%、0.7%。

  郭磊表示,在上月PPI环比变为-0.2%之后,市场上一度有看淡PPI的倾向,而7月的正增长逆转了这一预期。从经验规律来看,低通胀对工业经济的杀伤力比较明显,PPI和工业企业利润在走势上基本正相关,本轮PPI的回升已经持续七个月,这一过程将伴随着企业盈利的改善。

  预期 年内PPI同比有望“归零”

  多位专家表示,“温和通胀”将成为下半年物价运行的主基调,CPI将以稳为主,PPI则大概率继续回升,有望年末增速由负归零。

  连平表示,随着物资运输和供给逐步回归正常,洪涝灾害和高温天气对CPI的影响减弱。猪肉价格进入三季度之后可能迎来下行周期,主要猪粮价格也出现下降,生猪存栏量上升。蔬菜、水产品、水果等食品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将是影响物价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下半年部分食品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上涨,但CPI整体运行趋于平稳。

  PPI方面,连平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美联储加息预期走弱的影响下,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动能不足,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落和震荡,但不会像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末那样持续大幅下行,输入性通缩压力不会太大。去产能力度加大,产能的削减提振了价格企稳的预期,年初以来国内工业上游的资源能源等输入端价格有所回升,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业价格环比都有阶段性上涨。大量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下游市场需求逐渐改善,带动工业出厂产品价格企稳。预计年末PPI同比增速逐渐回升至0%左右,不排除回正的可能。

  郭磊预测,PPI将大概率继续回升,CPI可能在9月重回上升,价格目前仍处于易上难下的周期中,四季度CPI可能重回2%以上。他表示,大宗商品价格和南华工业原材料指数在继续上升,这将推动PPI继续回升并对CPI形成传导。此外,这轮一二线城市房价上升对于租金和服务类价格的传递才刚刚开始,目前CPI相关指标还没有反映出楼价上涨的相关影响。

  取向 “宽财政稳货币”将持续

  对于下半年宏观政策的取向,专家认为,目前已经没有货币政策大幅宽松的空间,需要以稳为主,而财政政策将会比较积极。

  谢亚轩表示,虽然通胀持续下行,但货币政策空间并未打开,根本原因在于通胀预期的上升。央行货币政策的取向不仅取决于当前通胀的走势,更取决于预期的变化。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特别提到,“通胀预期尚不稳定,工业品价格回升较快”。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53.4%的居民认为物价高,较上季提高了0.6个百分点,未来物价指数较上季提高了3.3个百分点,认为房价高的居民也较上季上升了2.6个百分点。此外,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专门分析为何慎用降准工具,汇率和资产价格仍是央行采用其他货币工具,延后降准时点的主要顾虑,汇率仍有贬值预期、跨境资本外流减缓导致降准工具使用的迫切性下降。

  郭磊认为,应更多从“宽财政、稳货币、调结构、加快改革”的线索去理解下半年政策。目前,政策对于资产型通胀已经表现出了警惕,而这一点将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当前楼市上涨大幅提升成本端压力,同时带来实体投资的机会成本上升,进一步大幅宽松只能导致实体经济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随着PPP的升温,下半年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在增速上维持高位,财政政策将会比较积极。货币政策则基本中性,从信贷到社会融资都会求稳,不会有边际上的宽松。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598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受新医改的影响,基层医疗市场广阔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疗事业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颁布了一系列的医改政策措施,这就对各大医院提出了更...[详细]

我国量子通信卫星八月升空,量子通信跨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将于今年8月发射,据相关部门说明,此次试验计划将是全球首次在卫星和地面之间进行量子通信...[详细]

骨科器械产值增长迅速,国产品牌赶超进

最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速度加快,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疾病诊断预防及治疗的需求增强,这都构成骨科医...[详细]

国内疫苗市场持续扩大 疫苗流通领域成

2016年7月19日,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希瑞适(Cervarix)获得中国国...[详细]

行业大佬牵手,年度盛会助推智能家居产

2016年7月15日,天翼智能终端交易博览会广州召开,此次会议上,世界各地的众多厂商、品牌均会到场参展,与此同...[详细]

标准落地助推我国物联网行业加速发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整体渗透率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仍旧处于十分低的状态,因此未来随着渗透率的提高...[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