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市场灵活性增加的表现。未来人民币贬值压力依然存在,不过目前看来,人民币仍有回调空间。
市场灵活性增加
近日,美日两大央行议息会议均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受此影响,美元指数应声下跌,美元兑多数主要货币走贬,非美货币走强,同时,日元带动亚洲货币走强。在此情形下,人民币升值走势同非美货币基本一致,符合央行强调的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收盘价机制,也符合市场化汇率的运动规律。
去年以来,市场基本形成了对人民币贬值的一致预期。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较此前波动更大,在过去的半年中,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贬值幅度达到5.8%,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超过1200个基点。
美国二季度GDP增速不及预期一半,美联储加息再度延后,美元指数走低。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人民币币值大致符合中国的经济基本面。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机构发表观点称,人民币汇率的本轮调整已经到位,贬值将暂告一段落。
对此,李慧勇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市场灵活性增加的表现。目前人民币汇率变化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能否稳定,二是美国及其他主要货币国是否会采取更宽松的政策。前期人民币贬值原因主要是因为英国脱欧之后风险释放,大家更看重避险,使得人民币承压。最近走强则是由于二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美联储加息会延后,美国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缓解了人民币压力。
人民币仍有回调空间
蒋舒对记者表示,从技术层面上看,近期人民出现持续升值态势,这在当前国际背景下是符合市场化汇率运动规律的。一方面,相较于一次性大幅贬值,这种有序的、双向的波动,在贬值周期中,符合市场整体规律;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如果人民币仍保持贬值态势,那么其释放的贬值信号过于强烈,不符合既定的汇率策略。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联储又会有加息讨论,人民币依旧有来自于美元升值带来的贬值压力。目前来看,中国经济数据没有明显回升,市场上看空中国经济的观点依然存在,这些都给人民币带来了压力。
不过,连平解释,过度看空人民币是没有理由的,未来人民币走势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运行是否可以走稳。此外,10月份人民币加入SDR的前后可能会带来市场对于人民币需求的增加,使得人民币有适度走强的可能。
对于后续人民币的走势,蒋舒认为,近期的回调是技术面和基本面的结合。英国脱欧公投之后,美元持续上扬了一段时间,目前来看,美元会进一步下跌,人民币仍有回调的空间。但近期将有美国非农就业以及失业率等相关数据的公布,如果数据向好,美元可能出现反弹。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人民币汇率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美元权重占到33%。因此,只要美元不走强,人民币就不会太过贬值。他预计到今年年底,人民币汇率将位于1美元兑6.75元左右的水平上。
- 人民币汇率8月开门红 短期偏强格局有望延续
- 人民币汇率五连升 G20峰会前有望保持稳定态势
- 人民币与中间价同创逾五周新高 购汇需求仍强
- 8月A股弱势开局 沪深股指继续缩量下行
- 央行逆回购1200亿 中标利率持平于2.25%
- 沪指半日跌1.25% 黄金概念股板块逆势上扬
- 险资投资基建新规8月1日起实施
- 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内共计有6100亿元逆回购到期
- 7月份信贷规模或明显回落至7000亿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