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三胜产业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商业计划书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了解三胜的实力 ·丰富成功案例

三胜观察 | 名家观点 | 项目中心 | 产业政策 | 展会峰会 | 市场策略 | 理财消费 | 创业投资 | 三胜文库

企业排名 | 案例分析 | 军事视界 | 房产观澜 | 科技前沿 | 汽车沙龙 | 社会娱乐 | 健康养生 | 图片聚焦

华农保险张宗韬:中小公司生存困难不因商车费改产生

金融投资  2016-7-20 14:57:32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http://www.china1baogao.com/

核心提示:职业生涯上半场在保监会财险部参与商车费改制度设计,下半场下海到财险公司迎接商车费改,曾经的监管官员、华农保险拟任总经理的张宗韬对商车费改的观察视角无疑更多元些。

 

  职业生涯上半场在保监会财险部参与商车费改制度设计,下半场下海到财险公司迎接商车费改,曾经的监管官员、华农保险拟任总经理的张宗韬对商车费改的观察视角无疑更多元些。
  
  6月21日,“慧保天下”和新浪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费改及技术双重助力下的车险发展机会”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新浪总部举行。作为一名坚定的市场化改革支持者,张宗韬在会上指出,车险市场化改革后市场费用竞争激烈,但目前市场总体还是理性的,要相信市场回归的力量,6-8年的渐进式改革路径的选择也决定了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存在。
  
  同时,作为一名中小财险公司一把手,张宗韬认为,中小保险公司面临的问题不是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中小公司需转向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应该重新审视市场语境,重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一、车险市场现状特征体现市场发展自身规律,与车险市场化本身并无必然联系
  
  2015年以来车险市场打破之前的短期均衡,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与此同时,伴随着商业车险市场化改革(简称商改)从2015年6月第一批六个地区落地,至2016年6月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完毕。 
  
  张宗韬认为,当前车险市场出现的新特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大部分是市场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商改可能加快某些进程,但并不改变车险市场发展自身规律。不能用短期特征的好坏来评价商改。 
  
  一是保费增速新低。自2010年车险保费增速达到近40%的高点后,2011年-2014年车险进入四年平稳增长期,保费增速持续保持在16%上下波动。2015年起车险增速出现下滑趋势,2015年下降到增速12%,2016年上半年下降到个位数。其中近1/4市场主体出现负增长。 
  
  造成保费增速下滑的原因除了商改带来消费者保费负担下降,车均保费下降7%以外,还包括新车销量下滑、宏观经济导致营运车辆保费负增长等因素造成。其中商改造成的保费下滑低于预期。从各国趋势看,车险本身必然会逐步步入低增长期。 
  
  二是费用率和赔付率此消彼长。车险综合费用率水平从2011年出现33%的低点后逐年上升至2014年的37%。从2015年起出现加速上升态势,2015年达到39%,今年上半年已近41%,达到了近些年来的市场最高点。 
  
  与此同时,2007年车险赔付率见顶74%以后逐步下降,2011年至2014年四年车险赔付率在63%至64%之间波动,2015年车险赔付率快速下降至60%,2016年上半年下降到58%。赔付率水平下降主要是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持续好转,司法、配件工时标准等理赔外部环境持续改善造成的。同时,商改后扩大了费率与事故次数挂钩浮动范围,小额报案数减少。 
  
  从2009年起北京等地区试点情况也早已证明:这一改革举措初期会产生赔付率快速下降,然后随着单均保费下降而影响减少。目前,中国的出险频度仍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其中车损险出险频率是美国的6到7倍。长期仍将有案均赔款上升、出险频度持续下降的趋势。 
  
  三是综合成本率保持稳定。虽然综合费用率有了明显的上升,但得益于综合赔付率的下滑,市场的综合成本率从2011年见底96%后,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100%,此后三年多一直维持在100%上下1个百分点范围内波动,商改前后赔付率和费用率的此消彼长加大,但综合成本率仍在此区间波动,充分反映了市场竞争还是有底线的。 
  
  四是中小公司份额下降。自2008年至2014年连续七年,市场排名前8位的大中型公司的市场份额稳定在85%-86%之间,但从2015年开始,G8的市场份额已突破86%,到今年上半年继续上升。也就是说,近几年中小公司数量在增加同时,市场份额反而下降。这一趋势主要是绝大部分中小公司同质化竞争严重造成的,与市场化本身没有关系。 
  
  今年上半年车险市场份额G3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G8上升0.14个百分点,但G10下降0.13个百分点。反应了市场化后市场份额上升与否,与公司大小没有必然关系,还是与自身能力有直接关系。
  
  二、市场整体依然理性
  
  虽然市场增速下滑、费用率水平上升,投资盛宴不再,个别中小公司经营困难,但张宗韬却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并表示市场整体还是理性的。“2003年上一轮车险市场化改革后,市场竞争确实已经激烈到了没有底线的地步,但就最新一轮的市场化改革而言,虽然个别公司、个别地区在个别时间段里出现一些非理性竞争行为,但绝不会产生大部分公司长时期非理性竞争。目前看,行业将赔付率下降的空间投入费用竞争虽然有些令人沮丧,但综合成本率一直保持稳定,也说明市场整体还是理性的。” 
  
  在张宗韬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与近些年来一系列制度,包括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准备金监管体系、行业车险平台等的不断完善是有关的,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商改前后监测分析和窗口指导力度,行业相比以前已经成熟了很多。 
  
  三、市场化目标要专注于消费者利益保护,不能多元化
  
  车险市场从来不是只有保险公司一个当事方,消费者利益、监管都是这个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商车费改显然已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据统计,试点地区单均保费已经下降了7%左右,切实减轻了消费者的负担。同时,通过与消费者理赔次数乃至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相挂钩,对于提升消费者的安全驾驶意识,社会的安全系数都有所帮助。 
  
  对此,曾经的监管官员张宗韬深有感触:“监管部门的工作比市场主体难度大多了,主要原因是各相关利益方对车险市场化目标要求太多元化,既要维护消费者的利益,确保社会平稳,又要维护行业利益,提升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既要维护大公司利益,还要维护中小公司利益。既要引入竞争机制,又要平稳增长,不能产生风险。”如果以这样多元的目标体系,那就完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张宗韬看来,车险市场化作为国际趋势,本身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和衡量标准还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应该专注于根本目的,即通过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促进消费者福利改善。  四、目前市场上个别问题是渐进式改革平衡的结果,必然会随着改革深化而消失
  
  纵观各国车险的市场化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欧美大量采用的激进式改革,例如英国、德国等都是一步到位。这种激进式改革的特点是短时间内市场会发生剧烈的震荡,例如,德国在放开后,单均保费迅速下降了1/3,赔付率迅速上升至100%以上,13%州监管的中小公司最终退出市场。 
  
  另外一种是亚洲地区更适用的渐进式改革,例如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都是经过几年时间才逐步做到完全放开车险市场条款和费率。 
  
  中国很明显是采用了渐进式改革,按照监管的计划,将在6-8年的时间内逐步推进。这种渐进式改革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受制于行政法规,车险中交强险仍然是统一条款统一费率,商业车险必然受到交强险经营结果影响;纯风险保费、附加费用率以及主要浮动因子目前还是有控制的,是基本统一的;自主核保系数以及自主渠道系数在改革初期是有限度的放开,对于每个系数,保险公司可调节的空间目前仅15%。
  
  在张宗韬看来,不能用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来评价整个渐进式改革成败与否:“从目前来说,渐进式改革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包括对于保险公司以及消费者的冲击都是比较小的,尤其是对于部分能力相对较弱的公司而言,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适应。
  
  如果采取激进改革,造成大量公司退出市场而形成系统性风险的话,也是不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渐进式改革平衡了各方利益,但是力度、节奏的把握难度也更高。但也正是由于渐进式的特征,很多改革措施在初始阶段肯定是有控制的,不彻底的,这也会导致例如市场费用率上升等一些阶段性问题的出现。
  
  据了解监管部门将继续扩大自主浮动范围,市场费用空间必将被压缩。所以通过继续深化改革最终是可以解决阶段性问题的。” 
  
  五、中小公司生存困难与市场化改革无关
  
  中小公司生存困难是财产险行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自2006-2008年间,包括中华联合、国寿财险、大地保险等在内的一批险企“杀出重围”,成为所谓“百亿俱乐部”成员以来,市场格局基本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中小公司,尤其是小型公司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始终有限。 
  
  在张宗韬看来,中小财险公司生存困难是一直都存在,与市场化改革与否并没有必然关系。有意思的是,在市场化改革前,有观点认为中小公司困难的根源在于非市场化条件下,小公司难以和大公司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才是拯救中小险企的根本方法。但最近市场化后,费用竞争加剧,又有观点反过来认为:造成中小公司困境的根源是市场化。
  
  “造成中小公司生存困难表面原因是中小公司能力较弱,没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固定成本和业务取得成本高。实际原因是大部分中小公司缺乏差异化和专业化,直接按照大公司的模式全面竞争,肯定必败无疑。这与是否市场化没有任何关系。” 
  
  六、中小公司应专注专业,重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通过分析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数量、人均产能与财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市场地位,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除了个别地方性保险公司或互联网保险公司以外,保费规模十名以外的保险公司保费与省级分公司数量基本成正比,基本上平均相差一个省级分公司就意味着全年相差两亿元的保费。  如果再看三四级机构总数和保费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更明显,除了人太平老三家以外的保险公司,平均每家三四级机构保费不足2000万元,老三家平均也不到3000万元。
  
  如果看全员人均保费也存在正比例管理,老三家以外的保险公司全员人均产能仅100万元,老三家也就200万元。行业最优秀公司都不足300万。老三家以外的百亿规模公司,全公司人数差不多要达到3万人左右! 
  
  “这些数据恰恰证明:行业现在的发展就是靠机构、靠人在推动,仍是跑马圈地的粗放增长方式。”张宗韬表示,线下机构网络和人员数量短期看是带来了保费增长,但从长远看也可能是成本和包袱。市场化后行业处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正是中小公司重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大好时机。如果大量借助新型技术工具手段,按照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实现扁平化管理,重构销售体系、服务体系以及后台支持体系,中小公司费用率未必比大公司高,甚至可以更低。
  
  “当然,不仅是成本低就可以的,险企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关键还是要有核心能力。市场化后,简单快速的粗放式发展已经是死路一条,但是市场待发掘的“金矿”仍然很多。中小公司如果发挥战略清晰、快速灵活、协同性高的优势,举公司之力,专注并专业于核心能力培养,完全可以成为细分市场中的领先者,甚至脱颖而出。”张宗韬如是说。 
  
  七、中介和理赔外部环境的市场化蕴含巨大机会
  
  在有关车险市场化的探讨中,条款费率市场化关注度一直很高。其实与车险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的市场化,对于车险行业的影响也很深远。 
  
  第一个就是中介渠道的市场化。中介费用高企已经是公认的行业顽疾,而中介渠道在整个车险经营链条中所占据的强势地位,又注定其市场化发展对于车险行业的影响一定是巨大的。
  
  张宗韬认为,随着车险市场化、中介市场化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车险渠道中纯粹利用信息不对称,不创造价值,层层剥皮的渠道必然没落。“近年来,车商、专业代理和兼业代理等中介渠道也在发挥自身灵活优势,审时度势地寻找着新的定位并快速演变。无论是第三方互联网渠道的兴起,还是专属代理人或独立代理人模式,并不会是简单地替代关系。各个渠道只要找到自身的定位并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客户创造价值,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另外一个是理赔维修等后端的市场化。车险行业是一个重服务的行业,查勘、理赔、维修等后端服务环节不但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也直接影响着险企的赔付率以及综合成本率,真可谓“死生之地”。
  
  长期以来,险企在后端服务中一直都缺少话语权,随着行业对“零整比”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布,以及车险市场化后车型费率的引入,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观。
  
  对此,张宗韬表示,近年发改委对汽车生产厂商反垄断调查,十部委联合下发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文件以及启动修订《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来,理赔外部生态环境发生极大变化。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互联网创新也方兴未艾,这些给险企提供了大量机会,提高在产业链中地位,控制赔付环节的水分,并提升客户体验。

 

 

返回网站首页>>

责任编辑:S338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利

近些年来,我国虽在审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前景并不十分乐观,市场竞争十分...[详细]

公共安全教育行业市场化改革,市场规模

最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速度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信息,2016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详细]

旅游新天地 自驾车房车游

全国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推进会7月5日在北京召开。自驾车房车旅游是发展速度快、消费潜力大的领域。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详细]

镁电池研究持续发酵,行业规模逐渐成型

我国镁的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首位,具有开发镁电池的独特优势。上海交通大学在2012年前后开展了镁电池方面的研究...[详细]

政策利好,政务云市场云潮涌动

2015年以来,政务云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与之前两年相比,市场规模增长显著。纵观其中原因,政府政策推动是最...[详细]

老有所养,逝有所安——老龄化背景下的

我国未来老龄化趋势明显,随着老人财富的增多及421家庭结构的产生,促使社会养老居住观念的转变,老年人更加重视精...[详细]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0053(7*24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0755-25151558 83970506 82202306 82209009 83970558 传真:0755-28749841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0755-2515155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0755-82202306 IPO咨询专线:0755-82209009 客服邮箱:server@china1baogao.com

在线咨询QQ:1559444945 951110560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0755-83970586 网站合作QQ:307333508 招聘邮箱:hr@china1baogao.com

Copyright © 2004-2016 www.China1baog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1302648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