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91.96点,一周上涨2.26%。近期,黑色系期货品种的价格拉高后震荡盘整,钢坯价格冲击每吨2100元的价位。钢材现货市场价格震荡上涨,但市场成交依然乏力。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多地市场资源难以跟进,导致市场库存偏低。另外,唐山地区限产预期不断增强,商家挺价拉涨的意愿加大。不过,需求的清淡也阻碍了价格反弹的空间。
据分析,在建筑钢市场上,价格继续大幅上涨,上海、杭州、京津冀、重庆等地吨价一周上涨20元至180元。在京津冀市场,价格大涨,在期货以及钢坯价格走强的背景下,现货价格水涨船高,成交尚可,受唐山地区限产消息再起、市场库存偏低的影响,商家惜售情绪强化,下一步钢价还会继续偏强运行。
在板材市场上,价格也是继续上涨。热轧板卷价格震荡上行,上海、广州、京津冀等地吨价一周上涨20元至110元;其中,广州、沈阳、哈尔滨市场涨幅靠前。在不少地区,虽然终端需求不是十分理想,但市场库存偏低,商家心态尚可,价格总体趋强运行。中厚板价格大幅上涨,上海、福州、广州等地吨价一周上涨20元至100元。在一些地区,市场成交不佳抑制了上涨的空间。
铁矿石市场也有趋强的苗头,但需求方采购谨慎限制了矿价上行的空间。据“西本新干线”的最新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小幅上涨。总体来看,钢厂的采购依然较为谨慎,市场成交量不大。进口矿价冲高回落,截至7日,普氏62%品位铁矿石指数报收于每吨55.3美元,一周上涨0.65美元。近期,港口矿现货价格虽然随期货价格走高而继续得到拉升,但钢厂的补库意愿低迷,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一般。钢厂缺乏超量购矿的动力,开始表现出“压缩原料库存、回归低库存策略”的倾向。
相关机构分析认为,近期国内长江中下游区域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对相关区域钢厂产销及工程施工均形成较大影响,短期内国内钢市依然处于供需双弱的态势。近期,螺纹钢期货持续偏强震荡,成为带动现货钢价坚挺的主要因素。但整体来看,钢价上涨动力不足,市场心态表现谨慎,钢价总体还是以盘整走势为主。
- 锌铝行业走势异同:锌强铝弱格局将会延续
- 煤炭贸易商求生谋变 90%煤炭贸易企业已消失
- “三元五元”成动力煤企业生命线 活下来的煤企会
- 十三五能源规划出台在即 首要取向去产能
- 求生谋变 煤炭贸易企业大量消失
- BP统计年鉴:去年中国煤炭消费及产量双双下降
- 暴雨短期冲击 钢市短期供需受挫
- 三问钢煤去产能:进展如何?困难何在?能否完成?
- 发改委指部分地方去产能决心动摇 强调将严肃追责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在线反馈、可电邮(link@china1baogao.com)、可电话(0755-28749841)。